一向以來,我的自行車都圍繞著「比賽」打轉,所有的騎乘與訓練準備,都是以比賽為目的,原因無他,我的習性是不喜歡漫無目標,有目標就會有計畫、有Schedule,這樣我才覺得踏實。

 

這沒有對錯的問題,有的人喜歡隨性,有的人不喜歡比賽,休閒活動本就是釋放身心壓力為主,怎麼去進行沒有高下之分,只有爽不爽的差別。

 

也因此,我也很喜歡看人家PO自己的訓練紀錄,研究對方的生理特性,幾個練比較勤的車友,常常PO的話,我還會看一下最近是不是又進步了,看著大家有方法、有毅力的努力,實力慢慢的累積,讓我有「吾道不孤」的喜悅。

 

所以有時候我也會把別人分享給我的觀念,分享給其他人,雖然是「假會」又多嘴了一點,但是能有益於他人又何必吝嗇呢?

 

昨天就遇到一件有趣的事,同樣也是一位熱愛單車的前輩,他把目標設定在「百吻冷水坑」,藉由大量的練習來增進自己的實力,並且準備今年KOM的賽事。

 

準備的時間似乎說多不多,真要有什麼「爆發式」的改變,也不見得不可能,以這樣「硬斗」的賽事,應該比得上三大賽任何一個HC坡,長達4~5小時的登山賽程,重點式的加強「限定能力」與增加訓練強度,還有改變生活習慣與訓練方式,都有機會讓實力呈現不一樣的風貌,要爭冠也許是還差了一截,但是騎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成績,也是很有機會的。

 

不過,我知道這位前輩車友有一個「超長行程」的騎車計畫,以訓練的角度來看,這種遠超過體能負荷的路線,對於騎車的實力可以說有害無益,即便是超低強度的LSD,操個8~10小時也算是很過份了,何況是遠超過這 個時間,又要付出肌力爬超多坡,對身體主要的危害有三點:

1.      大量的流失蛋白質與肌肉,並且有橫紋肌溶解的危機

2.      消耗血紅素

3.      傷害肝臟功能

 

超高負荷的騎乘,會打斷訓練的持續性,又很難短期恢復過來,在自己排定「重要賽事」(A級賽事)的發展期與顛峰期插入這種活動,無疑的是開了訓練計畫很大的一個玩笑。

 

理論歸理論,我試探性的丟出這個問題,想瞭解一下他真實的想法是什麼,結果是他的「先後順序」很清楚,對他來說,這個「超長行程」是一個重要的「體驗」,雖然說比賽也很重要,但是比賽也是一個「體驗」,而非目的。

 

我可以感受到,他是很單純的喜歡「騎車」這一件事,對他來說,上不上凸字台或是成績如何,都只是其次,大量的練習也只是為了「喜歡」兩個字而已。

 

不為了什麼,單純的喜歡一件事,就是這麼的美好。

 

2854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