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357_10151929874837866_1991175754_n      

那天無意間走進一家車店,看到老闆的車上也掛了一咖跟我一樣的7900 C50-TU,不禁多看了兩眼,仔細看才發現,車主使用SRAM X-0的登山車後變與登山車的後飛輪,雖然說,以新竹附近的騎車路線與地形,做這樣的齒比配置,不能說不合理。但是如此一來,就沒有完全發揮到這支C50-TU的魅力之處。

 

仔細看這輪子的狀態,品像比我自己那支還要新……,老闆看我有興趣,二話不說開了一個破盤破到底的價格,我只好「勉為其難」就收了。

 1381828_10151930467832866_1900418341_n

說起來,7900 C50-TU這輪組,似乎很少人有用,印象中,7900系列輪組出沒兩年,9000就來了,比起7850的全碳輪在市場上活躍的情況,7900的全新品跟二手品很少在市面上流通,全新品代理商已經買不到了,想買個二手的似乎也沒這麼容易,就算有價格也不漂亮,同樣價錢ZIPP/CORIMA/雷諾……50mm高似乎重量也更輕一些,而低框輪高檔貨更多,以它原本定價的區間帶來看,並沒有什麼亮點。

 

比起它的兄弟C35-TUC50-TU能見度就低多了,偏登山/全能取向的C35總是比較受消費者歡迎。所以我想代理商進口的數量比較少,似乎也是合理,雖然實際上怎麼樣我也不完全了然就是了。

535627_10151452925407866_1891719340_n

 

但是C50不能用來爬山嗎?當然是可以,如果14XXg的瞎貓都算是「登山輪」的話,有什麼理由1395g還使用管胎的C50-TU爬山爬不動?我相信只要比賽不是「純爬山」的路線,沒理由C50-TU表現會不好。

 

框高50mm的碳纖框,重量逼近1400g算是比較重的,現在各家把50mm做到1300g 甚至 1200g 以下的有一海票,使用碳纖幅條就可以輕鬆的突破重量的障礙,當然價格也會很驚人。

 

以我自己這一年的使用經驗,無論是掉到大坑洞裡,或是在路上大爆胎後在地上一直拖,島野家的碳纖輪組強度令人相當安心,所以雖然我體重偏重,但是用這兩支我也從來不閃坑,安心的碾過去就對了。

 

騎乘習慣上我並不偏好低於1300g的輪組,太輕的輪子總是讓我平路維持速度上會很辛苦,而剛性不夠的輕輪組,雖然對某些人來說在坡度變化或是速度變化時有些許優勢,但是以我偏重的體重需要更大的踩踏輸出,如此一來反而顯得拖重。

 

7900 C50-TU在重量、空氣動力、剛性與強度上,有著微妙的平衡,外觀上又比78509000好看很多,是我高框輪組的首選。

 

今年比賽使用的場合,都是平路與繞圈賽,搭配我的TCRC50-TU在發動攻擊逃脫時,沒有一絲一毫的拖泥帶水,大腳一踩開動無氧,立刻就可以脫離集團,比起C35-TU,在集團外單飛或是獨推時,差異就會出現,可以維持速度更好一些,進行衝刺時,與TCR高剛性的反饋,整體的輸出感覺都非常棒。

 

這陣子我也入手MAVIC COSMIC SLRRS81-50,而冬訓開始我又要每個月安排一次竹高300K,可以徹底的體驗高框輪組的魅力之處。

529386_10151929874537866_381071156_n

 shimano-paire-de-roues-rs-81-c50-a-pneu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