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話說腳踏車這種東西是人人會騎,要比賽也不過是把報名費交一交就可以搞定的事,但是「自行車比賽」這種運動競賽,並不是像游泳跑步一樣,你做什麼別人就做什麼,是有很多的算計與盤算在裡頭。


 


那天我跟「強者我朋友」討論某比賽的策略,他告訴我幾個點要注意,比如說要盯住實力強的人,與哪些時間點集團會發生什麼事情,你要怎麼對應,以及平時的訓練要加強某些部分。


 


忽然間我發現這跟以前打籃球的時代差不多,對手有哪些球員,其他人的長處是什麼?哪幾個人破壞力特強?特性是什麼?怎麼圍堵與怎麼防守?比賽會怎麼進行?開賽怎麼打?到了後面領先要怎麼對應?落後要怎麼反擊?


 


這就是對比賽的「理解」,要理解比賽,需要累積足夠的比賽經驗,以及運動員對於這個運動投入的程度有多少,當然,也跟「運動智商」有點關係。


 


使用策略取勝,在任何競技運動是「天經地義」的事,以籃球來說,總不會我沒人家高還要去「破壞禁區」吧?或者明明我就高人一等還要去跟人家比速度跟外線。發揚自己的優點,隱藏自己的缺點,攻擊別人的弱點,是基本的「戰術戰法」,不知道為什麼,在台灣自行車的世界好像是「投機取巧」一樣,單飛幾十公里獲勝固然是很強大,但是在策略面就沒有什麼特殊之處。


 



 


這個也許跟賽制也有關,用「年齡」來分級而不用「能力」來分級,就會陷入這種迷思,推力比輸人家後面什麼都不用比啊。


 


「解讀」比賽也是重要的能力,比如說,如果今天這個射手,上半場狀況糟糕,那他站三分線要不要放給他投?又如果對方的中鋒把我們的中鋒打爆,要不要包夾設陷阱?現在剩5分鐘落後10分跟剩20分鐘落後10分,該怎麼打?當下的狀況判斷與反應,會對於比賽的勝負結果產生立即性的影響,優秀的選手,除了體能要過人之外,「解讀比賽」的能力會讓他成為「偉大的運動員」,而不是無腦一直往禁區切入而已。


 


自行車比賽跟眾多競技性比賽一樣並不是只有比誰的FTP瓦數比較高或是誰的體能比較好而已,不然的話大家上訓練台比賽就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