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感謝鄉民吉教練提供意見)
前面已經提過,我們可以從 CTL的值,去推估選手的訓練量,那又可以此去推估選手的實力嗎?
比方說某些菁英組的選手賽季的CTL會高達120, 這是不是意味著菁英組的選手CTL都要在這個值附近, 才有競爭力?
又CTL 150/120/100/80/50這幾個數值之間,我們可以依此去斷定,誰練得好,誰又練得不夠呢?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FTP必須設定正確,並且每六~八週測驗一次,如此一來,TSS才有參考價值,CTL才會準,如果CTL不準,那好不好就無從判定。
第二,我們不知道TSS的內容是怎麼來的,是精實的4小時TEMPO?還是LDS的逛大街7小時?是正對你的限定能力?還是相反?
更延伸的問題是:我們不知道選手是怎麼做恢復的?有沒有真的恢復?課表的安排是否強度與長度穿插?還是累的半死又要去打高強度科目?
TSS只是一個最後的結果,並不能代表訓練的內容好壞。
拿一個棒球數據作比喻好了:「投手自責分率」,話說投手自責分率可以代表投手的實力嗎?
假定同樣是零失分的一局,某投手A完投一局,被對方佔進滿壘,靠著跑著失誤與隊友美技才讓對方三人出局,與某投手B丟出9顆火球,三振三四五棒中心打者,哪一個比較厲害?
但是數據就不會告訴你這個,數據就只是數據,細節你要自己去探討。
第三,CTL或是TSS本身有一個很大的缺陷:沒有辦法透過反覆間歇上修 TSS 的數字。當體能下滑的時候,相同的瓦數X時間,對身體造成的訓練壓力會增加。此時的TSS就會失準。
舉例來說,打個 sub LT 1HR, TSS 可能是 90。但如果先打 1HR LT 以後再接著打sub LT 1HR,這個sub LT 1HR TSS 仍是90,但這個疲勞很明顯會大於90分。
由於設計功率課表時會考慮到脫勾跟疲勞。因故在體適能的合理範圍內,照說 CTL 是準的。如果選手手都照設計的內容來,那麼CTL才會是有參考價值的數據。
一個車手能吞很高的 CTL ,如果是照課表設計出來的。那表示進展期走的很順利。但更要注意他在體感上跟生活上的變化。
功率訓練的數據跟課表,都是一把尺。用來設定一個基準,測量選手的狀況。但是只是單純的累積數字,就寄望著變強或是進步,那這叫「沒把事情先做對」。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