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你這傢伙終於離職了,你天天都嚷嚷著說要不幹,這次居然是來真的,走了也好,這麼"菜",問題又這麼多,走了我的耳根子可以清靜好一陣子,不會有人在我後面問一些蠢問題,或者像背後靈一樣觀察我在瀏覽哪些網頁......呃!我是說查哪些資料,我後面的位子空下來之後,我要把多餘的雜物堆到那裡,然後把有用的文具拿走。嗯!真是神清氣爽啊!
然後呢!我要告訴你一些事情好讓你了解這一行是如何運作,以及它的最佳策略是甚麼,以防你拿著我跟我師傅的名號招搖撞騙之後,還讓我們的名聲被連累,看過電影"葉問"沒?人家要幹架之前,先報自己的名字,再來是流派,然後是師傅的名諱,懂不懂?這是規矩!沒看這裡一天到晚有人問:你師父是誰?有沒有敎?上班有時候跟幹架差不多,都是要動真刀真槍真本事的!萬一你被打敗了,那會削了我們的面子。(當然,如果對手太強,你可以報J先生或是W先生的名字.......)
如果說我師傅真的敎了我甚麼東西,是讓我受益匪淺的,除了專業知識與技術外,"態度"是佔了很大的一個部份,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部份,直到今天,我都還在努力學習中,這一些東西,我想你都有聽我說過,但是我要還是不厭其煩的再說一次,因為專業知識與技術可以累積,"態度"卻是一種持之以恆的精神,一種信念,甚至是信仰,也會是你"成為真正高手的不二法門"。
一,科學的思考:觀察,分類,分析,假設,驗證,應該是你解決問題的主要步驟,雖然看似老生常談,事實上,很多人的報告都做不到這一點,所以會"Garbage in, Garbage out",做出來的報告看似內容豐富,事實上就是100頁的垃圾而已,甚麼都查不到。以Yield Enhancement來說,看到Low Yield時先看完所有的Lot,再把頭號戰犯(Major Failure Bin)找出來,然後依CP Map分類,然後後面的分析才有意義,不然,就只是垃圾而已。
二,複雜的事物背後,真相只有一個:這不是我師傅說的,也不是柯南說的,是愛因斯坦說的,但是我師傅拿這句話教訓我的時候,真是有如醍醐灌頂,一語驚醒夢中人,遇到問題想東想西可以,但是請你一定要記得"真相只有一個"。
三,沒有解決不掉的問題,只有不想解決問題的人:我想,這世界上大多數的問題都是如此,你要有一種自信,就是"有我就一定可以搞定"的自信。也要有"有我就一定可以搞定"的自我期許。
四,不要帶著負面情緒看待問題:人遇到不順利的事情或工作,難免會產生負面情緒,這對"真正專業的工作者"是不必要的,當然,某些主管會欣賞這種類型,但是,帶著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看問題,才能夠真正客觀冷靜的面對它,情緒只是多餘的負擔罷了,試想,假如有一天你送進開刀房,你是想看到醫生哭的唏哩嘩啦,說:君偉,你好可憐啊!還是面無表情,像是機器人的醫生呢?況且,困境才能夠真正磨練你,從痛苦的實戰中才能學到東西,照本宣科是沒用的。
五,弄不清楚問題的虛實才是正常的:我們遇到問題時,常常會第一時間去試著與自己以往的經驗來比對,卻容易落入固有的成見與窠臼,這樣的模式,會讓人走入死胡同而不自知,而且年紀越大越容易這樣,慎之慎之!
六,把事情做對,比把事情做好更重要:把事情做對,與把事情做好是「兩碼子事」,就好比目的地在正東方,你卻努力往南方走,不管你走得再遠、再快,也終究是離目標越來越遠,做一件事之前,先好好的想一想,怎樣才是把「事情做對」?最好的例子就是W先生,觀察他的平日作為你就可以瞭解我在說甚麼。
七,不要落入組織給你的框架:我們這一行,已經進入了「高原期」,機台、設備、原料都已經比人才重要,對「大多數的」公司來說,用人標準衡量已經是:服從性高、不強烈主張自我想法,然而,這種人的特質就是---平庸。也許,對大多數的組織來說是如此,但是如果你還想追求無限的可能性,還想挑戰更大的世界,請不要落入「井底之蛙」之爭,試問,有人會在乎愛因斯坦是不是專利局的最佳員工呢?如果愛因斯坦只在乎成為「專利局模範員工」,那20世紀最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豈不是埋沒了嗎?
八,注重專業形象:人是昧於表象的動物,請注重你平日的穿著與言行,除了型男的打扮外,說話用詞請多加修飾,最佳例子是Cash,如果他不是這樣不修邊幅,早就不知道升到哪裡去了。
九,與人為善,以和為貴:不要讓人覺得你很難相處,要讓別人跟你在一起不會感到壓力,要讓別人覺得跟你一起工作很愉快。不要掛別人電話,不要在電話中罵人,不要寫信去罵人,最好不要罵人。請別人幫忙要放低身段,問別人問題要態度謙和,別人請你幫忙要和顏悅色(你不一定要答應他),別人問你問題要態度友善。凡是就事論事,但要給人三分餘地。指出別人的錯誤時,要越少人知道越好,稱讚別人的時候,要越多人知道越好。會說這些,是因為我覺得你外表謙和,度量卻嫌不廣,對別人的成見很難改變,跟W先生真的很像,千萬不要跟他一樣顧人怨,永遠都要給別人再一次的機會,我給過W先生的建言,現在也轉贈給你:「河海不棄細流,所以能成其大」。
十,你要對自己有期許:這是我的師傅在我婚禮上給我的教誨,他說:「你要對自己有期許,我對你也有期許。」,你能勇敢的走出去,挑戰新的環境,我真的很為你高興,如果你之後遇到挑戰,請你也一定要記得:「你要對自己有期許,我對你也有期許。」
最後,說了那麼多,最重要的是,打電話找你,約你騎車吃飯,「你他媽的趕快給我出現,不要唧唧歪歪的」,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