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99349274227  

野人獻曝一下,上圖這是我自己在看的表,當我們在操作課表時,有幾個指標是要我要及時監看並加以控制。

 

首先要注意的是「開強度的時間」,所以第一欄就是「單圈時間」,然後再來當然是要看操作的強度:單圈功率、三秒平均功率、30秒平均功率,原則上,看「即時功率」變動太大,所以取而代之的是3秒平均功率。而30秒平均功率的用途就比較妙,當你踩著踩著,難免中間功率掉下來,這時候注意這欄,把功率慢慢拉回即可,這欄的好處是當你看到「單圈功率」掉5W才想到要拉回來,那就太硬了,也打亂你的節奏。

 

「功率區帶」是GARMIN裡面的附加功能,原則上以ANDY發明的表為計算區間,FTP輸入後會自動幫你定義各功率區間的範圍,以LT為例,這個區間就會顯示「4.x」。

h3VPBJwfXQAM1yoWExx8sg 

 

再來當然是「迴轉數」,這個就是大部分課表不會太明顯的解釋,但是相當重要的部分,說起來寫一整個章節都可以,總之,不管你操作的是低轉或是高轉,注意並保持你的迴轉數是必要的。

 

心律也是我必看的項目,以防操作TEMPO/LT心律「脫勾」,適時的改變一下迴轉或是呼吸,真的不行就先進入RR恢復一下。

 

最後是速度,功率固然是有了,但是在外騎時,功率的提升有沒有帶動速度的上升?尤其是開AC這種科目時,高功率有沒有帶來高速?練TT時,速度更是重要指標,能不能保持在某個速度是必需要知道的。

 

至於其他家的錶頭有沒有這些功能,我就不知道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