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謝光勳
譯者引言
獻給喜歡往死裡操的車手們,在高強度亂鬥的隔天,還持續所謂的「排乳酸」行程,如果想要真正的動態恢復,就別再自欺欺人地往山裡爬了,河濱輕鬆騎甚或隨處漫步,身體才能得到真正的恢復,得以挑戰下一個更有強度的訓練。
要點:
- 恢復時請真正的「放輕鬆」。
- 所謂的「困難」是相對於訓練項目的,超過兩個小時的tempo與四次五分鐘的VO2max,都一樣是困難的。
- 比賽前不要操作與賽事項目無關的課表,那是在浪費時間。
原文標題:Hard-Easy Training
原文作者:Joe Friel
原文日期:12/9/2013
原文連結:http://www.joefrielsblog.com/2013/12/hard-easy-training.html
翻 譯:謝光勳
校稿:Carlos Tso
翻譯日期:5/28/2015
「極性訓練」(Polarized Training)是個舊酒換新瓶的觀念:訓練只在高強度或是低強度下操作,不過還是保留一些在時間上相對少量,介於兩種極端強度間的訓練。所以如何區分(訓練的)低、中與高強度?最近所有與極性訓練相關的研究,通常都是採用心率當做定義的標準,如下所描述:
低強度:稱為「zone 1.」,低於換氣閾值(Ventilatory Threshold),基本上也就是有氧閾值(Aerobic Threshold — AeT)。AeT最好是由實驗室中的測試來判定。粗略地來說小於無氧閾值(或乳酸閾值(Lactate Threshold)、功能性閾值(Functional Threshold)等)約30bpm。一般來說是使用於動態恢復上非常輕鬆的課表(文章中所提到的zone僅用於這些研究中,跟一般運動員所習於使用的不同)。
高強度:稱為「zone 3.」,大部份的研究都是使用呼吸代償閾值(Respiratory Compensation Threshold)。對於我們所探討的議題來說,等價於你的無氧閾值(Anaerboic Threshold — AnT)。AnT是一個讓你會覺得呼吸吃力的強度,是個為了增進成績而非常辛苦的課表。
中強度:稱為「zone 2.」,現在你應該猜到了,這是介於AeT與AnT(強度)間的範圍。
最近關於這個題目的研究報告,可參考出版於2013/5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ology and Performance」(1)。European University of Madrid的一組研究團隊,分派給跑者兩種為期10週的10km課表,一為極性化的(強調在低強度-zone 1),一為介於兩種閾值中間的(強調在中強度-zone 2)。在訓練後,他們以和訓練課程相同的比賽,來與十星期前做比較。兩組跑者的成績在時間上皆有進步,但是極性訓練(低強度-高強度/zone 1 and 3)下的跑者進步了達41秒,遠超過介於(高低)閾值間的群組。花費在低強度(z1)與中強度(z2)的時間長短上,是其唯一不同的地方。
隨附的表格中,總結了這項西班牙與另外兩個稍早研究的結果,這些研究都遵從相似的規則。可以發現在這三項研究中,以低強度-高強度訓練的群組會表現得比著重在中強度上來得好。
另外近年的兩個研究,著眼於運動員在真正的賽事上,是如何分配他們訓練的強度。第一個研究來自同樣的西班牙團隊,追蹤8位年輕的(23+/-2歲)次級菁英男性跑者,他們花了超過六個月的時間,準備國家級的越野錦標賽(4公里與10公里)(4)。他們的平均強度分配如下:
Z1 = 71.3%
Z2 = 21.0%
Z3 = 7.6%
這些研究者發現,花費在zone 1的時間與成績時間上有密切的關連。換言之,在zone 1上的訓練愈多,他們跑得愈快。
第二個研究由挪威提出,在32天內追蹤了11位少年的北歐式滑雪者,觀察他們基於心率的強度、體感強度(Perceived Exertion — RPE)與乳酸採樣(Lactate Samples)(5)。所有的測試方法都有非常相似的結果分佈,所以如其他的研究一樣,只會列出基於心率的結果分佈:
Z1 = 75%
Z2 = 8%
Z3 = 17%
從以上的的運動員來看,現實生活中的訓練,比在實驗室內的,更是耐人尋味。前者西班牙研究中的跑者們,在zone 3上的訓練是相對較低的,而其中92%的訓練更是低於AnT(合併zone 1與zone 2)。這也是在自主訓練的運動員上所預料得到的。從乳酸的採樣可以告訴我們,後者挪威的滑雪者們接受了專業的極性化強度訓練,讓他們的表現相當不錯。
這帶給我們一個重要的訊息,低於有氧閾值強度下的訓練是沒有錯的,另外簡單來說,恢復是重要的。太多的運動員認為在恢復日提高強度,是一個可以提高運動表現的方法。這不會是有效的,放輕鬆些,要以zone 1的強度來操作恢復課表。因為多花一些訓練時間在zone 1的強度上,高強度課表(zone 3)在操作的品質上是會有改善的。在恢復時操作太多zone 2的強度,會很容易折損在無氧閾值之上高品質訓練的執行能力。
我希望實際上可以如此單純。在真實世界中,有許多需以剛好是介於AeT與AnT中,zone 2的強度來完成的比賽。例如,全馬、半馬、三項全能與三項全能70.3,這些競賽的強度都屬於這個類別。事實上,幾乎任何競賽時間長於一個小時的比賽都算是zone 2的項目。公路自行車賽是一個例外,儘管其比賽中的強度大部份落於zone 2,可是其結果卻大部份決定於zone 3(>AnT)。所以你應該避免在這個有害的區帶範圍內訓練?或許不是,其取決於你是為何而訓練。就像我不斷持續灌輸的:必須讓訓練逐漸地在最後與賽事相仿。
這裏實際上要表達的是難易交替訓練,並不是一定要強調在zone 1與zone 3下做訓練。只是這些引用的研究主題都與相對較短的比賽時間有關,並不一定適合你。所以你如果正在為三項全能70.3做訓練,規劃上只要包含幾次20分鐘的zone 2和短暫的恢復,很容易就變成艱難的課表,這還沒有超出AnT呢。
所謂的「困難」,不是取決於心率區間,最佳的定義是依照你所做的訓練與課表的壓力負荷。「容易」就更單純被定義,只需要強度低於AeT,無關乎於時間。
你是這樣在執行訓練嗎?真正挑戰的部分,在於大部份的運動員需要花許多時間在zone 1上,不過這只是個開始,如果還是堅持在AeT的強度之上做恢復,你將無法在所謂「困難的」課表上,達到足夠的質與量。
參考文獻
- Muñoz I, Seiler S, Bautista J, et al. 2013. Does polarized training improve performance in recreational runners? Int J Sports Physiol Perform [Epub ahead of print]
- Neal CM, Hunter AM, Brennan L, et al. 2013. Six weeks of a polarized training-intensity distribution leads to greater physiological and performance adaptations than a threshold model in trained cyclists. J Appl Physiol 114(4):461-71.
- Esteve-Lanao J, Foster C, Seiler S, Lucia A. 2007. Impact of training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n performance in endurance athletes. J Strength Cond Res 21(3):943-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