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我也跟上大家的腳步開始操作「定功率科目」之後,發現真的是非常有「操練」的效果,疲勞感非常明顯不說,常常連一次的90FTP 45分鐘都沒辦法完成,我目前最多可以完成30*2這種水準,而且中間的「緩和」心跳根本降不下來,果然我的「耐力」一項大有問題,搭配每週一次的LSD是必須的。


 


FTPLT


 


這個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全力騎乘30分鐘後,取後20分鐘的平均功率」,但是,為什麼是「後20分鐘」?因為前10分鐘還算是無氧區與爆發力的能力範圍,而後20分鐘就是一定得靠「有氧能力」了,而這個輸出功率在之後時間拉長至90分鐘後,因為疲勞下降10%的範圍來到 90% FTP是合理的(當然也因人而異)。而LT就以這後20分鐘的平均心跳為準。


 


FTPLT的重要性,在定功率訓練中會被凸顯,因為這決定你該做多少的輸出踩踏,以及心跳該拉到多少才算是到極限了,應該以LTV2MAX的範圍還可以忍受,超過就該停止了。


 


至於要不要除以105%?,我自己是覺得差那個5W10W不太有意義,踩踏的本身多少都會變動,而每天體能狀況都不一樣,定功率訓練也是以「區間」為單位。


 


為什麼是「定功率訓練」?


 


人體的機制,是隨著外在環境的壓力改變而給予身體改變,進而適應環境,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經常在FTP 90% 出力踩踏,身體會開始產生改變,讓這個輸出大小變得更容易且更有效率,如何變得「更容易」?當然就是FTP上升才會「更容易」。這也意味著競賽能力提升。


 


以定功率訓練做從TEMPOLT一直到V2MAX是非常有效率的一種訓練方法,它讓身體適應接近極限的輸出大小,並且對其做出改變。對於沒有太多時間作日常訓練的人,可以說相當有用。畢竟,不是每個人每天都有時間來個6小時的LSD


 


而比賽能力分級,就是看「有氧能力」的大小,FTP「可以算是」有氧能力的指標,增高FTP對於4小時內的比賽相當的有作用。


 


45*290*16*6*6


 


FTP 80%~120%,不管你採取哪一個強度區間與時間,你的「目的」很重要,也就是「比賽中所需要的輸出」,比如說FTP 90 90分鐘這個科目,就比較像是ITT頂風的模式。6分鐘FTP 120 的輸出,在逃脫單飛5公里時會很有用。如果是爆發力科目(如300公尺衝刺),比較像是半分鐘或是一分鐘全力衝刺終點線。


 


所以,為了某個比賽,針對性的加強某個區間與時間,是重要的,因為這關係到你比賽中進行的順不順利,比如說,從來沒練過120%的人,最後5公里要逃脫,不容易吧。


 



 


訓練以循序漸進為佳


 


既然「人體自己會做出反應」,那不是強度開越大越好?


 


如果說,一個FTP200W的人,持續輸出300W可以撐多久?5分鐘?不管幾分鐘,超過10分鐘以上絕對是難以為繼,而且這又變成訓練「無氧能力」,這跟你要提升FTP完全是兩回事。


 


目的很重要,方法要正確,道聽途說或是一昧的只想模仿別人,而不知其所以然,能進步實在是很僥倖。


 


 


深夜隨手寫寫,拋磚引玉,希望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榮達 的頭像
    黃榮達

    落入凡間的科學怪人遊記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