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實在很討厭開砲,但是我更討厭似是而非的觀念到處流傳
余豈好辯哉,余不得已也,既然讀了聖賢書就不該裝聾作啞,應該要來好好的挑戰一下大家的觀念
事情是這樣,我的一個車友想買功率計,其實這也沒麼大不了的
但是某知名車隊教練居然留言:
"有沒有都無所謂,基本能力不足都多餘地"
隨聲附和的居然不在少數
看來"騎在前面的人的人是對的",果然是一點不錯?
不過,要是這種邏輯成立,那我們出國就被海電的選手與教練們,很顯然是錯得很離譜
在今天功率計已經是各職業車隊的標準配備的時代,我很訝異居然有所謂的教練會口出此言
(或者毫不意外?)
我也很常看到某人說: 強者我朋友連心率計都不用耶
那我敢問一句,狀哥/康哥/威京也不用心率計?也不用功率計?
好的教練跟選手,應該要問: 冠軍是怎麼訓練的? 而不是囿於成見不願改變
功率計能幹麻?不能幹嘛,
它可以告訴你,你今天表現怎麼樣,到底是在偷懶還是累了?
它可以告訴你,你是不是該停止練習了,再練下去要出人命了
它可以告訴你,這幾個月騎了幾千公里,是有進步還是原地踏步?
練車的真正精髓,在於一個「誠」字
唯有誠心正意面對自己的車手,才有可能有所進境
而功率計,就是用數據讓你誠實的面對自己最佳的工具
居然有教練說「有沒有都無所謂」,我很遺憾
我很遺憾土法煉鋼大行其道,我很遺憾科學訓練不能成為「基本知識」
我很遺憾我們不能超英趕美,我很遺憾大陸人都在三大賽了,而我們有「有沒有功率計都無所謂」這種教練
我們跟職業車手的差別,應該是訓練量,而非訓練方式
當然,並不是說,你有了功率計,你就突然變得科學了起來
很多人也不過是空有功率計的鄉民而已
所謂的科學訓練,包含運動生理/有效的訓練方式/營養補給.....很多的層面,並不只是一個功率計而已
但是在你執行甚麼 LSD/HOP/HIIT/有氧無氧閒歇.....等等科目,騎上個幾個月幾千公里後
你怎麼衡量自己有沒有進步? 用 "猜" 的嗎? 用 "我覺得" 嗎?
而在訓練之前的限定能力分析,沒有功率計的功率資料,要怎麼正確解析?
還是 用 "猜" 的嗎? 用 "我覺得" 嗎? 要不要乾脆用擲爻的呢 ?
這不叫玩器材,這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
準確的觀察,解析資料,歸納結論,這才叫做科學
而不只是LSD/HOP/HIIT,也不只是有氧無氧強度....等等
不能將科學深入人心,是我民族百年來積弱不振的原因之一
最後,我想說的是
我不想要謾罵,也不想譁眾取寵,更不想怨天尤人
我要成為一個訓練科學的實踐者,一點點的影響我的朋友們,以及朋友的朋友們
讓科學訓練不再是口號與標語,而是每一個車友的「基本常識」
雖然力量很微小,雖然只是一點點
這就是我對「台灣未來的環法冠軍」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