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IT是目前「降低體脂率」的顯學,傳統Focus 在有氧區域的訓練,由於強度較低,副作用是肌肉量會下降,反而造成代謝率也跟著下降,透過HIIT的高強度訓練,建立肌力與打開心肺能力,讓代謝率也一併提高。
我想科學數據的部分無庸置疑,HIIT確實有效,但是,「只練HIIT」好嗎?
對於自行車手來說,「有氧能力」是一切的基礎,所以當然不可以只練HIIT,這就不討論,HIIT應該是你有氧科目之後的「加強訓練」,有興趣的人可以參閱連結:
Two Weeks to Burning More Calories
而對於原本沒有運動習慣,開始想培養規律運動習慣的人,我個人認為一開始用HIIT來訓練,並不妥當。
我喜歡把人體的輸出能力跟電腦資料運作做一個比喻。基本上人體的氧從肺部吸入,透過血液經過心臟,然後進入肌肉作功。而電腦則是從硬碟存取資料(如同肺與血液交換氧),然後透過CPU與SRAM(心臟與肌肉)運算資料。一個不常運動的人,可以大概視為「一個轉速很慢的硬碟」、「CPU很慢」與「SRAM很小」的組合。
如果我們要讓這台電腦跑得更快,首要之務應該還是把CPU升級(心臟輸血量)與RAM加大加快(血液攜氧量與肌肉交換氧速率),把體質變好了,才把硬碟換成SATA III的固態硬碟,整體的系統才會快。反之一開始就選擇「換硬碟」,也許開機略快了一點點,但是遇到超大的資料量還是會delay。
(當然啦,這的比喻也許不那麼好,畢竟現在很多系統都被硬碟轉速限制住了)
我個人認為,一開始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應該先用比較長時間與長期的有氧運動,先改善體質,並且建立必要的肌力,搭配「熱量赤字」的概念,其實體重就會開始下降了,等到慢慢的進入高原期之後,再考慮HIIT還不遲。
否則在體能不足的情況下,採取高強度的訓練,不僅僅是受傷的風險增加,而且對於剛開始想運動的人,心理與生理上會產生壓力與挫折,反而難以為繼。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