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囤的管胎太多,而比賽又太少,所以最近練車都拿管胎來用(好奢華的訓練),連續用上一個多月,我覺得其實管胎比我以前想的方便很多,只是我沒認真研究過這件事情而已。
以前怕爆胎沒辦法排除,所以乾脆帶1000元在身上,連同手機叫計程車回家,只不過等計程車有時候沒這麼容易,荒山野嶺的司機也要找半天才找得到你,如果更慘一點到了手機沒訊號的地方,那就真的是叫天天不應了。
我認為很多人覺得管胎破胎很麻煩是來自於「誤會」,用了不適合的東西造成的,只要你帶對了合適的東西,10分鐘就可以排除故障回家了
1. 隨車爆胎處理:
首先是當然要帶一個可更換的備胎,通常是帶一條,有辦法帶兩條也可以,這個備胎,最好是帶用過堪用備胎,會很好裝。如果用新的胎用維多利亞或是ZIPP管胎,相對好裝很多,千萬不要帶「全新的馬牌管胎」,馬牌的管胎是出了名的難裝,何況是穿著卡鞋的狀態。
然後我是不會帶管胎膠或是雙面膠出門,如果要換胎,我自己的方式是把破的胎拆下來,把備胎直接裝上,然後把氣充滿,因為沒有上管胎膠,所以就慢慢的騎回家就好,騎太快或是過彎壓太多有脫框的風險,要注意安全。
另外就是有人會用「事前補胎液」或是「事後補胎液」,坦白說以我自己的經驗,大家比較常用的那幾個牌子,我的成功機率=0%,我的另外一個朋友是低於50%,雖然說以我們不到20條的統計數量實在是沒什麼代表價值,但是我自己是不會再用了。
尤其是「事前補胎液」,以公路車輪組來說實在不是一個好主意,整個輪子會變得拖重,讓你的高檔輪組一下子變成平價的爛貨,還會堵住氣嘴,你的延長氣嘴就這麼毀了。「事後液」也好不到哪裡去,雖然說也許我的技術太差,但是一個東西不能讓大部分的傻瓜輕鬆的使用,就不能算是成功的產品。
我現在是用這種罐裝的,裡面的東西看起來像髮膠,破胎後把這個對準氣嘴灌下去,轉個幾公里再打一次氣就可以了,目前我們的成功率是100%,三條的經驗值。
2. 安裝:
管胎是靠黏著貼在管胎上,我自己是用雙面膠,也有人用管胎膠,我覺得都還滿方便,唯獨我自己覺得,如果超過半年,似乎管胎變得很容易拔下來,黏性好像比較低,所以我為了安心會重新黏一次,不過也可能是我自己疑神疑鬼吧?
黏上去之後,把胎壓打到管胎的上限值,擺個一天就黏好了,管胎的高胎壓是用來黏胎,不是拿來騎的,打到170騎起來會很不舒服。
前面已經講過,馬牌的胎是出了名的難裝,在家裡我都要花一點力氣才把它裝上去,如果是其他家的就還好,馬牌似乎並不是用乳膠內胎,所以騎起來偏硬一點,但是滾動阻力低,那就看個人取捨。
3. 壽命:
某些大牌子不耐磨又容易破的,我用過馬牌與史瓦比就好得多,尤其是馬牌的GP4000,大致上我幾乎不太會使用其他的管胎,除非有特價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