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巴桑(成績:兩小時4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過地理中心碑,馮俊凱開了第一槍
象徵一年一度的武嶺盃,放行!
FTL破風前進 集團都聚焦在馮俊凱和前勁
老天爺這時給大家澆了一盆冷水
人止關前就下起大雨
還聽見前勁隊員呼喊:不會吧~~
然而過程仍然不乏其他人的火力攻擊
尤其是霧社前後陳建州和麥子健的兩人合作逃脫
可是阿凱步調仍然穩定依舊
我持續讓自己保持在集團的前端,以因應任何的突擊
中間阿凱和范永奕都有變換節奏的小突擊
或多或少讓集團的心跳起起伏伏,集團快速瘦身
清境前集團僅存十員上下
喝完一口水,身體一股寒意來襲,奇怪?體感還好啊?
這環境和去年東武相比,根本談不上冷
有種不祥的預感,一陣熟悉又急促的喘息聲傳來
越想越不對勁的同時
就在清境星巴克右轉髮夾彎,我猛一回頭....
吳錚大王喊著:「 ...........弟兄! 我還在.........」
(OS:哇.....今天才開門第二天 可以不要這樣嚇人嗎)
大王已經開啟三水合一模式,不過至少他跟上了
可是已不復見以往RE30的好朋友們....慘烈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段的長緩陡坡相當密集,阿凱和范永奕還是一路攻上
我的心肺開始感到負擔,但還可以撐下去
隨著海拔上升氣溫驟降,我慢慢有保守的心態
擔心自己無法撐到最後,終於在翠峰前集團被斷開
中間幾度會合分裂,我決定先放掉,保留一點體力,看看後面戰況如何再來算計
這時我開始補給,口袋裡撈呀撈
掏出一管50%的葡萄糖
喔喔喔~~聽說這很管用 一口灌進
OMG! 被嗆到了!趕緊補水漱口
後來就跟俞程憲合作追擊
前勁的謝政穎和皓哥也加入行列
翠峰皓哥利用大下坡強勢噴出,善用優勢,值得學習
然而鳶峰前的雨勢加大,加上陡坡連連
俞也落隊,剩下我與謝政穎合作
前方霧濛濛的山巔隱約看見一台有點點的戰駒
謝政穎提醒我:「應該是黃文忠落隊,加緊馬力跟上」
但阿忠不愧是歷練過UCI國際賽的選手
即使我倆奮力追擊,一時仍然未能跟上
此時路面開始縮小,前方也有一部隊車和其他民車擋住路線
但也管不了那麼多,還是穩定的前進要追到阿忠
終於過鳶峰沒多遠,追擊到阿忠
因為我們三個不同組別,而自己的體感判斷應該還能往上push
所以我火力全開,昆陽前一段平緩處,我發動攻擊
一口氣拉出約30公尺的差距
比起這個差距,此時我更在意的是我的目標:兩小時四十分
完賽時間才是我最大的敵人,至少創PB對自己有個交代
沒多久他倆還是黏上,我持續加壓
昆陽蛋糕坡前剩我和阿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實最後兩公里並不陡,正是開大絕的好機會
我把最後的子彈---"股四頭"拿出來善用
就這樣2km 1km 500m~~
200m!!!!! 就是200m!!
阿忠從後方殺出
我惕勵自己:只要能贏,誰會想輸
隨即抽車黏上,終點前兩個人影在武嶺之巔交戰
眼看終點在即,阿忠左側有一個空隙
我見機不可失,鑽~~ 就這樣滑進終點
呼~~~~總排第六
慘烈嗎? 外在環境我並不這樣認為
因為最糟的我都經歷過了
然而一些事實更讓我內心感到震撼
我還是老話一句: 這就是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灣的運動環境並不理想
然而自行車界的鄉民們不乏業餘車手
利用自身或周邊資源不斷精進
也因此完賽時間一年比一年快
回來的路上我心中一直警告自己
就算只是一枚鄉民也應該永遠為自己多做一點努力
因為你不了解別人的奮鬥
自行車界所能做的就是
用更科學的方法,更開放的心態,更務實的態度
去完成自己設定的訓練課表
我不靠臉吃飯
一直是騎快不騎帥
過去是這樣,現在的我還是我,相信未來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