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法洛猛的天空球場


棒球是我的情人,雖然我不想承認,但當我女朋友客氣的指出這一點時,我發現我很難辯解。不曉得各位是不是也把棒球當情人?嗯,如果不是很確定的話,我們來做一些測驗。

請選擇A、B、C或D…。

◎ A.你最近曾半夜一點守候在女(男)朋友家前面,即使下雨依然不死心。 B.你最近曾半夜一點守候在電視機前面,即使下雨依然不死心。 C.都有。 D.都沒有。

◎ 你的電腦中哪種圖片與影片比較多:A. 女(男)朋友。 B.棒球。 C.無法分辨。 D.都沒有。

◎ 你為誰寫(打)過的字比較多:A. 女(男)朋友。 B.棒球。 C.無法分辨。 D.都沒有。

◎ A.你知道你女(男)朋友的五個朋友或同事的名字。 B.你知道你最喜歡的球員的五個隊友的名字。 C.以上皆是。 D.以上皆非。

◎ A.你知道你女(男)朋友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 B.你知道你所支持球隊目前主要競爭對手。 C.以上皆是。 D.以上皆非。

◎ 你最近曾在大庭廣眾之下對某人大喊我愛你,這個某人是:A. 女(男)朋友。 B.某球員。 C.都有。 D.都沒有。

◎ 你非常關心某人的處境,常仔細閱讀專家的意見,並曾想寫封信鼓勵,這個人是:A. 女(男)朋友。 B.某球員。 C.都有。 D.都沒有。

◎ 如果現在招待你出國去玩,你最想去的地方是:A. 女(男)朋友最想去的地方。 B.你支持的球隊主場。 C.以上皆是。 D.以上皆非。

◎ A.你聽女(男)朋友講三個小時的電話也不會倦。 B.你聽廣播轉三個小時的比賽也不會倦。 C.以上皆是。 D.以上皆非。

◎ A.你知道你女(男)朋友高中唸哪個學校。 B.你知道某些球員高中唸哪個學校。 C.都知道。 D.都不知道。

分析:答案C或D都不要管。你的答案A比較多,還是B呢?

B就是baseball,就是棒球。承認吧。棒球更像你的情人。(但別在本部落格承認,本人不保證你的性命安全…)

想知道更完整的解答嗎?請看這一篇( 感謝陳穎兄熱情分析)

以上測驗是開玩笑的,裡頭有些陷阱,大家不要太愧疚。不過我寫給女朋友的情書加一加絕對比在這個部落格談棒球的字數少得多,我半夜一點守候在她家前面已經是五年前的事了,我電腦裡球員照片確實比她的照片多,而最近一次當眾大喊我愛你好像是對著黃龍義和大師兄…。

好吧,我自己悔過先。我們都該更關心身邊的那個人。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摘自圓球城市之老徐園地


 


業餘籃球55,包括大學、高國中等,對破解區域防守常見14種缺失,依次是站原地不動、站防守者旁邊、站禁區毫無作用、空手走位過快、處於難以接球或毫無威脅位置、空手走位不看球、想要切傳、想要一槍斃命傳球、往沒有威脅地區走位、每人都迎向球、空檔不敢出聲、責怪隊友不傳球、不知用各式傳球、在禁區停球等討論。


 


一、站原地不動:進攻時一直站在原地是,多數業餘球員缺失;有些球員是不知道怎麼走位,所以才一直站在原地;有些球員是不清楚他自己沒有空檔卻,還「癡癡的」等隊友傳球給他;有些人是「自卑」的自以為是,然後不要去接球攻擊;有些人是一箱情願的站在原地,他在「等」隊友出手攻擊。以上等等都不是適當的「站」;也因為如此,在破解區域防守要領上,才有一句「不要在原地超過3秒鐘,而且走往沒有人去、且有威脅的地方」的走位原則。


 


二、站防守者旁邊:很多業餘球員除了前述站原地不動外,還特別喜歡站在「防守者旁邊」,他的理由部分和前述相仿,也有理由是說,想準備「卡位」搶籃板球;殊不知,彼時隊友只進行傳導伺機攻擊,並還沒有必要到,他要去「準備」卡位的動作。勤於走位、走到空檔區,讓防守者「疲於奔命」是改善這項缺失的首要關鍵;其次,分佈在區域防守空隙上(place the players in the zone gaps),則是改善這缺失的重要觀念。


 


三、在禁區站立毫無作用:許多業餘籃球選手在比賽過程,總喜歡「待」在禁區裡頭,他的理由是:不會投外線,所以待在此以期功能;還有是,他不擅於運球切入,所以只好待在禁區裡頭,看有沒有辦法搶垃圾籃板球。從牽制或者要去策應主打內外組合(inside out)等功能來說,假如都沒辦法達成、且又因為你進攻者「待」在禁區那裡,以致持球隊友會產生壅塞、而不便運球切入討論;空手進攻球員待在禁區這個僅有的、準備搶籃板球的功能似乎有待檢討。很明確要做什麼,例如居中牽制或策應,甚至和隊友打內外組合等,是克服此弊端要點;其次角色分工是解決辦法之一,為此,才有所謂內線球員與外圍球員之分。


 


四、空手走位速度過快:在空手走位過程,由於不瞭解所謂禁區「3秒鐘」的違例規則;所以,經過禁區瞬間出現空檔了,卻因為走位過快而快速的離開,以致失去有利契機,也是一般業餘球員時而可見的缺失。解決要點有四,一是,說明禁區3秒鐘規則的計數,那是1001、1002、1003這樣的3秒鐘,不是123這麼快的3秒鐘;其次告知,你要稍做停留,讓你的隊友「有時間」傳球給你;第三是,空手走位在經過防守者瞬間,要稍做停留、觀察有沒有獲得空檔機會;最後是,走位有沒有空檔自己要知道,不要做「白工」的空手走位,這就浪費體力了。


 


五、處於難以接球或無威脅位置:有許多球員打球、走位遇到空檔瞬間,總單方面思考,此時防守者沒注意到我,我有空檔,隊友為什麼不傳球給我?殊不知,隊友或許是傳球能力不佳、視野不足、他持球時位置不當等等,因而沒有傳球給空檔進攻球員,這是無可厚非。此時,你儘管出現空檔,你還必須多做考量隊友會不會失誤與,體恤隊友能力與苦衷等;尤其對手在佈置區域防守時,那是五個人頭、十隻手或者其他因素等干擾。所以,假如空檔了,隊友沒有傳球,告知他、體恤他。再者,無意義的走位到中圈附近等,走到毫無威脅的區域是另一種缺失;漫無目標走位、只想要接獲傳球是這種缺失的關鍵。因此,教育再教育,走到沒有人、卻可以馬上做接球投籃的地方,是首要觀念;其次,多做走後門也是要點。


 


六、空手走位不看球:很多業餘球員在空手走位時候,總一箱情願認為「我現在要做什麼」;因此,就算走位過程出現極大空檔,卻因為他要做什麼而不知道空檔,因而失去機會。例如他只想要去做掩護,眼睛不看球、專心的走位要去掩護;殊不知,走位瞬間卻因故而出現空檔,可是就因為他「沒看到球」,進而失去有利契機。解決方有有三,一是告誡、凡是空手走位,眼睛一定要「看球」;其次走位也可以走走停停,這是要用眼睛、觀察有沒有機會獲得空檔而接球攻擊;三是,就算要用眼睛不看球去做假動作,也要用「眼睛餘光」看球,並有所準備要接球攻擊。


 


七、運球想要做切傳:這部分其實包括業餘好手,如大學甲一級或高中甲一級選手都會擁有的「錯誤」觀念;他們總認為,區域防守看似對手眾多,尋求空檔不易,所以,讓我運球切入吸引防守後,再將球傳導給空檔的隊友。殊不知,運球技巧不佳、缺乏保護球技術、運球切入過程,對手在那裡都不知道,加上區域防守有如叢林林立、壅塞的地方;於是,掉球、被撥掉球等失誤問題屢見不鮮的發生了。解決方法是,教育球員破解區域防守時,最好在運球切入後,頂多只能「運二次球」這樣概念;其次是,打簡單一些,最好只利用防守者趨前(close out)對球施壓瞬間,做火車相閃、運一次球過人後,就出手攻擊、就將球傳導而出,這樣簡單的進攻概念;最後建議是,沒有充分的訓練,多用傳切、少用切傳。


 


八、原地運球想要一槍斃命傳球:很多選手打球總是一箱情願的思考說:我運球「等」隊友走位到空檔區,然後傳出一槍斃命的球給隊友,大部分都擁有這樣可笑、成功一定在我的錯誤觀念;所以,當球傳導到他那裡,就看見他眼睛注視著隊友,然後不斷原地運球,變成大家都在看他原地運球。解決這問題有四,一是告知,凡事、成功不必在我;二是多傳球、少運球;三是,3秒鐘沒機會就需要將球傳導出去,避免所有對手都「注意你」了,這將讓你的隊友失去很多機會;最後建議是「分享籃球(share the ball)」。


 


九、往沒有威脅區域走位:許多選手總擔心對手的阻絕(deny),被對方抄截傳球;於是,總往「安全」、沒有被抄截危機的地區走位,是常見缺點問題。解決這問題,建議空手走位者是「有所為」的走位;那不是漫無目的、也不是毫無威脅的走位,甚至於是往對手身邊這樣毫無意識的走位等等。空手走位要領是,往沒有人去的地方、而且是可以馬上做出接球攻擊的地方,那裡才是「理想」的走位地區。


 


十、每個人都趨向球走位:每人都想接球攻擊,是多數業餘球員的缺失;從教練學討論,缺乏角色分工、不能各盡其職、缺乏技戰術指導等是,這個問題發生的關鍵。因此,很多時候建議先行分配角色與任務,是此時要點;否則很多球員爭著要球,卻不知扮演牽制或掩護工作,或者不知扮演內線球員與外圍球員這樣的分工,球隊進攻的運作就難以圓滿完成了。其次,把握每次進攻的團隊運作戰術方向,諸如以2號、4號球員為主,主打內外組合(inside out),或者以3號、5號球員為主,主打掩護走位(pick and roll)等等,也是解決這問題經常發生的關鍵;最後是和擋切戰術(motion offense)的指導一樣,儘量鼓勵選手多做走後門(backdoor),這樣的走位威脅最大。


 


十一、空檔不敢出聲提醒隊友:有許多人打球,活似「小偷」;空檔出現,卻因為擔心被對手發現,因而在那裡「乾著急」,伸手、跺腳、氣的滿身汗可想而知。解決之道,一是,教育球員,告訴球員說:就是因為隊友能力不及,所以,才沒辦法去打職籃;他假如可以隨時發現你的空檔,他早就不當你的隊友囉。其次,叫出聲來,協助你的隊友;就算被對手發現、及時貼身防守也沒關係。因為防守者這一貼身,其他隊友就有可能出現空檔;三是請他激勵隊友,在練習運球時候「不要看球」。


 


十二、責怪隊友不傳球:隊友沒看到他的空檔,讓他等了老半天;為此,埋怨隊友不傳球給他。殊不知,許多業餘籃球選手,他不是不傳球給隊友,有很多時候是他「沒看到」隊友空檔,或者,他在彼時,因為位置或能力問題而不敢傳球;此時解決辦法是,有空檔的人要伸手做要球目標,或者大聲叫出來,甚至在事過境遷後,還要去提醒隊友等,提醒他下一次不要再犯,是解決問題的要領。


 


十三、不懂得利用各式傳球技巧:許多業餘球員打球,尤其面對密密麻麻的區域防守時候,總誤認為,對手不會「伸手攔截」;因此,比賽中直線傳球、雙手水平傳球等,就這般傳了出去。結果簡單可知,球被抄截、球被撥掉、球沒辦法傳導到隊友手上是時而可見;解決辦法一是,多教育球員利用地板傳球或高吊傳球;二是告訴球員要有敵情觀念;三是要告誡持球者,對手在那裡要知道,不可將對手當作隱形人。


 


十四、一箱情願在禁區收球:許多業餘籃球選手,總在習慣半場33比賽裡,運球急停再投籃,或者運球到禁區裡急停後,做投籃假動作再投籃等;殊不知,在全場55對打裡,尤其是對手採取區域防守裡,你運球到禁區急停,然後想要利用半場對打的思維處理球。結果,總在左、右、前、後都有防守者情況,這急停、收球、想要投籃,就變成危機四伏了;解決辦法有三,一是告誡球員,不能隨意收球;二是告誡球員,全場比賽中是儘量不要在禁區裡收球;三是告誡球員,非投籃或傳球時機不能收球。



   

以下為HoopChina網友「貓鐳」所加註,筆者稍做修改與補充。


十五、判斷不出聯防還是非聯防,或者是什麼類型聯防:這是關鍵,任何球員如果看出那時聯防都必須大聲提醒隊友,然後由控球後衛作出正確的進攻戰術指示;即使在5對5鬥牛不計算進攻時間的業餘球賽,每一次進攻時間都是倉促和寶貴的,破解不同的聯防,有完全不同的佈陣方式,即使同一種聯防也有完全不同的幾套戰術,這是必須瞭解的。要瞭解防守陣式,請單一箭頭做空手走位到對邊,另一箭頭輪轉出來,如此,即可瞭解對方防守類型。


 


十六、過於機械地按照教科書的方法破聯防,沒有找到正確起手節奏,但一有空當就死板地倉促出手:對任何人來說,有空檔必出手是初學者的判斷;可是,傳接球質量、射手當時的信心和球感、對方的壓迫程度、收球時機等都是影響投籃節奏的關鍵。除非在進攻權限時間即將用盡情況下,不然任何一次沒節奏的出手投籃,哪怕面前空無一人、而且在進距離的射程內皆然,那都很難投進的;沒經驗的破聯防者經常犯這種錯誤,在沒有節奏的情況下,按照教科書的說法盲目出手。解決之道是,教育球員有「責任感」的出手攻擊。


 


十七、進攻不得手時,沒有衝搶籃板:2-3和2-1-2聯防的優點都是保護籃板和減少防守方的犯規;如果你進攻方讓別人(防守)打出預期效果,也就是你進攻方沒有安排衝搶進攻籃板球的球員,因而讓對方輕易奪取防守籃板球,那麼,後悔的就是你自己。解決之道,教育球員因人、事、時、地、物來衝搶進攻籃板球,不要讓防守方輕鬆打球;適當的佈陣,包括搶籃板球與預防快攻,這就是防守是由進攻開始的意思。


 


十八、過於依賴傳球搞定對手,不敢或者忽略自己應該有時突破:雖說破聯防需要更多傳導,但對某些聯防沒人突破還是不行;比如破2-3聯防的45度後衛,和破解3-2或者2-1-2時的底線內線,突破上籃或者分球取決於實際情況;但完全不敢突絕對是錯誤。當對方防守緊,或者自己傳球質量不高,或者接球者投籃把握不高時,利用補位的進攻輪轉作假動作,然後反方向切入是一種很好的突破方式,當然伴隨下來的是分球還是上籃就看你的實際情況了。解決之道,就是教育球員,打球要隨時雍有三種威脅(triple threat),一是投籃威脅,二是傳球威脅,三是運球切入威脅,千萬不能只有單一威脅。


 


十九、過於盲目地突破:沒有在運球前,先想到自己突破的後果和大概的效果;任何開始運球都應該有目的,這無論對進攻盯人還是聯防,都是需要去遵守的原則。解決之道是教育球員,運球目的與時機要掌握,並且要瞭解自己所長,以及懂得解讀防守。


 


二十、起手不堅決:破2-3時的兩個45度外線、破3-2時的空切後的底角邊線、破2-1-2及2-3時的罰球線中蜂,其實都有相應的短時間,但必須堅決出手投籃的機會,如果不按實際情況找人傳球,讓該位置球員攻擊是會貽誤戰機的。聯防的起手空檔時間是很短的,而且該投時不投很可能會影響全隊信心和氣勢,隊友間也產生不信任感,該投不投、最後搞到有人要倉促投籃,更影響進攻籃板的判斷。有責任感投籃,勇於承擔、不要永遠做個配角等的教育是解決之道。


 


二一、不要等到對手佈陣妥當再進行攻擊:不管怎麼說,如果全隊破聯防默契不佳,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讓對方打出聯防、加強快攻,這也就是快打戰術(early offense)的「初衷」,也是孫子兵法裡的攻其不備菁華。


 http://www.roundballcity.com/blogs/50364891/archive/2007/08/25/126167.aspx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說, 現在上大學只要每科考三分就有學校可以唸了, 許多搞教育的與教育沾的上關係的人紛紛法表高見, 李家同校長痛批 "這樣的學生根本不該讓他高中畢業!!" , 我們的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博士則說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 "這樣的成績, 上了大學, 可以學到甚麼呢?? ", 老實說, 我從來就不覺得每一個人都適合去唸大學的, 而更少人適合進一步的進修---研究所, 無奈受中國人長久的科舉制度的影響, "萬般接下品, 唯有讀書高", 所以橫豎要搞個大學文憑來才是, 於是乎這種一窩蜂的高等教育市場, 不僅造就許多三流的野雞大學, 也間接造成就業市場的混亂, 有一些職業, 不需要太聰明的人來做, 偏偏就搞了一堆高學歷的人來, 有一些則反之, 來做的都不聰明, 偏偏不聰明的人做就會很鳥. 也造成台灣社會的一些亂象.


         甚麼職業需要聰明過人的天才而台灣卻反其道而行呢??


         1. 警察: 君不見名偵探福爾摩斯與科南小弟弟, 以卓越的頭腦與嚴謹的邏輯推理, 將歹徒繩之以法, 也顯現警察的無能, 現在電視影集CSI的警探們也是以精細的分析證據, 抽絲剝繭將真凶無所遁形, 而台灣的警察連個拿槍射總統的案子都可以講的不清不楚, 實在是有提昇素質的必要.


         2. 軍人: 面對武力強大的中共, 我們需要諸葛亮這種智力100的軍師, 偏偏我們軍中的長官都比赤兔馬還笨.


         3. 修車工人: 台灣的修車工人是我見過最找不到問題的一群人, 不知道他們是真傻還是裝傻??


         4. 物理學家與火箭科學家: ?? 幹嘛? 難不成你覺得台灣的物理學家很聰明嗎?? 而且, 台灣沒有 "火箭科學家"


         5. 老師: 聰明的老師不一定教的出聰明的學生, 笨老師一定教不出聰明的學生.


         6. 總統: .........................我會不會以 "洩漏國家機密罪" 被起訴-_-


         而台灣最不需要聰明人卻搞了一堆來的職業有:


         1. 竹科與南科的所有工程師: 如果你以為台灣所謂的科技業是在搞高科技, 那你就誤會大了, 其實我們是製造業, 需要的是紀律與純熟的技術, 而不是頭腦, 頭腦是外國人如:Nokia, Apple and Microsoft...etc在用的.


         2. 醫生: 使命感比IQ更重要一點. 不然你快死了他把你從台北轉院到屏東去.


         3. 政客: 現在, 我們需要老實一點的, 不要亂用公款買鑽戒給老婆的! 也不要亂養狗!


          So? 現在還有人覺得18分是問題嗎?? 價值觀才是問題吧!!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應該是管理部出的餿主意, 叫product的最大頭出來談一下"分紅費用化"之後的bonus分配的問題, 結果場子超冷, 只有一個低階主管出來給"最大頭"吐口水, 喔! 不! 是吐苦水, 大致上還看得出來大家還滿有同情心的, 忍住自己的不爽, 不去為難一個老人, 也算是人間處處有溫情啊~~~


        從這裡也看得出來, 管理部就是管理部, 牽到"科學小飛俠"裡面也還是管理部, 不知道這些人當初他媽在生他們的時候, 是不是把腦子留在裡面了


        說穿了, "分紅費用化"這個topic跟"減薪說明會"是可以劃上等號的, 有誰喜歡聽這種說明會的?? OK! 就算是這不是公司決定的事情, 也不必大張旗鼓的把所有人搞來辦甚麼大拜拜吧, 大家都受過高等教育, 自己會去看報紙, 更腦殘的還在後頭, 為了證明"雖然發的錢變少了, 但仍然優於同業" 這種論點, 他們搞了一個表格, 把園區比較說得出名字的公司都列上去, "赫然" 發現我們還在十名之內, 真是"可喜可"啊!! 當然前幾名依然是那些賺錢的IC設計公司(至於惡魔黨, 當然是拿來狠狠的比較一番, 以顯示我天朝之壯盛), 然後最高潮來了, "最大頭" 說那些IC設計公司要的人"該找都找到了", 所以要去也是沒那麼容易的.
幹的好!! 我把這一段話翻成白話文如下 : "你們這些小朋友, 不要想太多啦!! 我們就算比不上第一名, 跟那些爛公司(如惡魔黨之流)比也還是痛電他們, 況且想去Mxxxx-tek, Nxxx-tek, 很操喔, 也沒你們的位置啦! " ,真是該死的一針見血, 想跳槽?! 你想太多了.


        於是乎, 就在這種不爽的氣氛下結束的白目說明會, 不知道溝通了甚麼?? 如果各位小飛俠不爽的話, 可以比照王建民明年舉行薪資仲裁, 或者比照小王的隊友A-Rod, 跳槽到別隊去簽一個大肥約. 甚麼?! 喔! 你投不出90-mile的sinker? 也沒辦法把球打到400呎外的三樓看台上? 那就沒辦法了, 誰叫你媽生你們時, 沒生腦子就算了, 也沒把你們身體生好一點? 甚麼?? 你媽有生腦子給你?? 喔! 抱歉! 我以為你是管理部的.


PS. 如果是重度腦殘患者, 就不要隨便出來亂乎弄, 以為別人也跟你們一樣, 結果只是出糗而已


PPS. 科學小飛俠們, 秤秤自己幾兩重吧, "最大頭"說的雖然令人不爽, 不過卻是事實喔!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京地大, 人更多, 只要是鬧區的rush hour, 烏丫丫一片都是人. 喜歡繁華喧鬧的人來東京有福了, 新宿, 原宿, 銀座, 台場, 澀谷....無一不是人潮洶湧, 又充滿流行前衛的stuff. 看不完的日本美女, 買不完的高檔名牌, 吃不完的美食佳餚. 來過一次就覺得台北不太夠看了, 呵呵!! (也可能我住二十幾年,習慣了).

           不愛熱鬧的人, 也可以找到鬧中取靜的通幽小徑, 像是增上寺旁的櫻花小巷, 吉祥寺的井之頭公園週邊....等等, 都是令人喜不自勝的發現, 在櫻花盛開的季節時, 恍若置身桃花源般令人佇足留連.


           新宿


           去東京的人, 沒去過新宿才是怪事. 它代表的是日本的流行指標. 新宿有許多Hotel, 地鐵與電車也在新宿站匯集,  對於自由行的人來說, 的確是很理想的選擇. 加上許多餐廳24小時營業, 晚上回來不怕沒東西吃 (日本許多店家都在晚上八點之後就打烊了). 想逛街購物的話, 到"新宿東口"一帶可以滿足一切的需要, 好尋花問柳者, 也可到歌舞伎町晃晃, 不過我沒有進一步研究就是了..........., 加上新宿有許多"我們的同胞"在那邊打工, 不用擔心語言不通的問題.


            東京都廳在新宿西口, 可以免費上到它的頂樓晀望.


          秋葉原


           東京最有名的電器街,在這裡講國語也可以通,店家都有雇用中國留學生當店員,不怕雞同鴨講,買的時候一定要買made in Japan的,比較不會壞。


           皇居


            皇居者, 顧名思義就是天皇住的地方, 大的嚇死人. 我覺得它比國父紀念館加上中正紀念堂還大, 在東京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 居然給天皇住這麼大的地方, 可見天皇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了.


            皇居週邊有武道館、美術館、科學技術館,我都沒有進去過,去過的人可以發表一下意見。皇居旁的東御苑我個人則覺得還滿無聊,不去又好像怪怪的。


             若是春天櫻花盛開之時,千鳥之淵、靖國神社很值得去一遊,尤其遊靖國神社是一個很有趣的經驗,一般去東京的遊客不太會去那裡,理由是民族意識吧。但是我並不這麼想,我是覺得,我們黃家犧牲了這麼多人在對日抗戰,黃家男兒仍然存在,而日本軍國主義已經倒台了。那麼,應該是我們比較強吧。既然我們比較強,就沒有我們怕去一遊的道理!總之,我就抱持著這種想法去了。櫻花盛開的靖國神社,是一片粉紅色的,櫻花樹下,則有二戰的老兵聚集著,他們會把當年的番號寫出來,一起聊天(老實說,我第一次這麼想扁老人),神社則有菊花家紋,代表天皇的權威。想去的人記得不要帶汽油彈一類的物品..........


           銀座


           銀座聚集了所有的名牌門市店,算是奢華風尚的極致,兩旁的百貨公司也不惶多讓,東西貴的嚇死人。有錢沒地方花的人來這裡就對了,或者想逛酒店的人也可以來這裡的club消費,保證海削你一頓。


           台場


            台場也是必去的景點之一,搭JR山手線到新橋站下車,轉乘東京臨海新交通(Yurikamome)的單軌電車,建議買一日卷。喜歡shopping的人可以到DECKS Mall及維納斯廣場逛逛。Mega Web裡有TOYOTA and LEXUS日本今年的新車,以及WRC、GT and F1的賽車,都可以上去坐看看,裡面還有中古車供人參觀,裡面有周杰倫的頭文字D的海報跟實車展覽喔!


           逛累了可以去坐坐號稱全日本最大的大觀覽車摩天輪,它有一種透明的車廂,不怕高的人可以試試,富士電視台也不要錯過。


            彩虹大橋架設在東京港,我回程時用步行通過此橋,下了橋也搞不清楚東西南北,強烈建議還是坐船或電車回去東京比較好,在這裡感謝我的女友小恬,要不是她提議,我想我一輩子都不會去走彩虹橋的...............


           東京鐵塔


           做為東京的一個地標,無論你到東京哪裡,多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從車站步行到鐵塔,途中會經過增上寺,歷代德川大將軍都供奉在裡面,旁邊的小巷子可以通往鐵塔,兩旁種滿櫻花樹,開花時步行其中,自有一番風雅樂趣.


            鐵塔裡面則無甚特別,除了在地板上裝透明玻璃還算頗有噱頭外,其他就看看風景罷.


           六本木


           六本木週邊都是pub及酒吧,外國人充斥,治安不佳,想體驗日式夜生活倒可以一試,白天去沒啥意思.


           上野


           從東京成田機場出關後,坐電車到的終點站就是上野,上野公園是著名的賞櫻景點,花季時可以看到很多日本人喝的醉醺醺在那邊發酒瘋,算是一大奇景。上野動物園可以看熊貓,台北不知道何時才看的到..........


           吉祥寺


           有看過麻辣教師GTO嗎?鬼塚有一句對白是:「我要請你喝井之頭公園的水」。井之頭公園就位在吉祥寺,許多日劇都會到那裡取景,櫻花花季時也很漂亮,除了公園外,周邊的住家十分幽靜,很有日式風格。如果東京很多地方都玩遍了,不妨來此地一遊。


           淺草


           淺草也是一個到東京非來不可的地方之一,淺草觀音寺前的仲見世(就像台灣的基隆廟口),賣很多好吃好玩的東西,不過甜食真是甜到一個不行,而仙貝大多是鹹的口味,我個人是不太喜歡。買東西前先看一下,看看是不是made in china,如果是就不要買了。(事實上,現在去日本買很多東西,尤其是電器製品,仔細一看都是大陸做的,品質就不怎麼樣了,建議一定要買made in japan的,再不然made in Taiwan or hong kong的也ok)


            特別介紹大黑家的炸蝦天丼,四隻滿出盤外的炸蝦好吃到不行,吃飯時間都是大排長龍,不過很值得等喔!


           原宿


           表參道是東京首屈一指的流行時尚街道,四周名牌專賣店及咖啡館等店鋪林立,兩旁種滿了櫸樹,氣氛非常好。


            明治神宮的樹林茂密得像森林一般,6月下旬會開菖蒲花,隔壁的代代木公園還滿無聊,可以光顧一下它門口的攤販,味道還算不錯。


          澀谷


             以109辣妹著名的109百貨就在此地,這裡的西武百貨超大,車站前的忠犬像也是日劇常出現的場景,愛逛街的人絕不能錯過這裡。


           東京巨蛋


            喜歡棒球的朋友,如果是日職球季中去東京,絕對不能錯過去看一次棒球,跟去看中職的感覺完全不同,人超多的,不過買紀念品還滿貴,建議吃吃東西就好了。


           其他我沒去過的地方


           築地魚市場:殺魚有啥看頭?腥味又重,倒是愛吃生魚片的人該去嚐嚐鮮。


           東京迪士尼:我長大之後就不想去了,想去的人一定要非假日去,不然排隊排死你。


           日本橋一帶:不知道去那裡要幹嘛?


           兩國:可以看相撲,想看胖子打架的人可以去國技館買票。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誤會, 我不是在替勾勾牌寫文案, 把自己的文章拿去賣錢是一件還滿卑微的事情, 還是放在自己的部落格會比較有尊嚴一點.


        我那個要上高一的外甥跟我說, 他的同學打球不願意讓別人"報隊" (為了避免用語的不同造成的誤會, 容我解釋一下, 所謂的"報隊"指的就是說, 當你去打籃球的時候, 籃框已經有別人在打了, 這時候你就可以向正在打球的這一群人提出參與的要求, 不過參與的方式, 是你與你的夥伴同一隊, 與原來已經在打的人作對抗賽的形式, 不過你必須等待原來場上的人把比賽打完, 輸的一隊下場, 才換到你們這一隊, 因為大部分的籃框都是公家財產, 所以原則上不能拒絕別人報隊), 理由是跟別人打會輸, 語氣中頗為不屑, 我這個外甥180公分高, 雖然他的身高優於同儕, 但是並不打身材球, 反而是見縫插針的打法, 以輪轉跑動找尋中距離與籃下的空檔攻擊, 加上不錯的手感與快速的出手動作, 一般的高中生大概打不贏他, 那之所以會這種打法, 是長期與大人一起打球的結果, 他現在就會說不想跟同學一起打球, 因為"無聊", 現在我還可以靠著速度與經驗打壓他, 怕他 "現在自滿的話就糟糕了"-----安西教練說的 , 不過再過幾年就很難講了. 現在我都會帶他去我們的club打全場, 一來讓其他人 "教訓" 一下這個小子, 讓他知道大人的禁區不是那麼好混的, 二來讓小子 "教訓" 一下其他人, 讓他們體驗一下青春無敵的威力.


        其實, 我們自己也是從街頭籃球開始的, 一開始從自己家附近和學校開始, 鬥牛的對象大部分都是同齡的同學或鄰居, 由於我到國三才開始打籃球, 加上我的"固定班底"都比我還肉腳, 所以敗多勝少, 上了高中之後球風丕變, 從以切入與搶籃板為主的攻擊模式, 改為外線跳投為主, 把自己的外線磨練到最精進的地步, 之後就一反常敗的態勢, 轉而成為勝多敗少, 而為了要把球技繼續磨練下去, 我除了在自己學校鬥牛外, 也常去台大籃球場打球, 在台大還沒改建籃球場之前, 台大籃球場的鬥牛強度堪稱全台北市數一數二(當時我還遇過周俊三), 在那邊打球, 不能有一點狀況不好或者處理球有問題, 甚至隊友也不能太差, 不然那一天就會被打假的, 對高中生來說, 能夠打贏大學生與社會人是很過癮的, 記憶中最長的連勝是從下午三點到六點都沒輸過 (籃下有"十"隊在等), 下來時人也快虛脫了.


        其實, 競技並不只是打敗對手而已, 而是透過競技與觀察對手, 我們可以認識一個真正的自己, 而唯有透過這個過程, 我們才能改變自己, 所以真正的對手, 在自己的內心, 而不是外在的對手.


        勾勾牌前一陣子的廣告就是在闡述這個觀念, 兩個小歐尼爾在作重訓, 一個說自己已經"猛無可猛", 要回家了, 另一個還要繼續練, 繼續練的小歐尼爾告訴要回家的小歐尼爾 : "你走吧!我受不了你了!!", 然後畫面只剩下一個小歐尼爾在作重訓的畫面.


        許多人都說看不懂這則廣告, 可是只要是運動員都能夠了解它的訴求是甚麼----與自己的意志力搏鬥, 並且戰勝它. (然後再打上just do it的 slogan, 彷彿一穿上勾勾牌, 你就可以戰勝意志力了, 勾勾牌的廣告行銷還真是厲害)


        (不過勾勾牌最近主打街頭籃球, 找NBA球員來也太扯了, 誰看到 Amare Stoudemire在球場上灌籃還想下去送死的, 請注意, 有鬥志是好的, 不過也要估量一下自己的實力好嗎?


         我買了兩套LBJ的球衣, 跟街頭籃球無關, 純粹是原來的球衣舊了)


         雖然當年的球友, 死的死逃的逃, 沒幾個還有在摸球的, 而台大的籃球場改建後, 水準一落千丈, 以前那些球皮, 都不見了, 不過, 只要球場還在, 我的戰鬥就不會結束.  正所謂 :


          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洋基隊把花了大把銀子(4600萬美元)挖來的日籍投手井川慶, 再次下放到小聯盟3A去練好他的控球, 井川慶第一次被下放時,戰績2勝1敗,防禦率高達7.6,且投30.2局被轟出8支全壘打.  一直到昨天被下放之前,出賽6場,戰績0勝2敗,主投31.2局,被打出7支全壘打,在對皇家最後一戰先發吞敗後,洋基球團決定第二度將他下放。因為洋基隊已經受不了他的"大聯盟不適應症", 如果沒意外的話, 大概井川慶會待在小聯盟直到球季結束或又有先發投手受傷為止.


        老實說, 每次我看到井川慶的新聞, 我心理都毛毛的, 我們家的部經理把我找來時, 也簽了一個不錯的職等, 萬一到時候他發現我不是松阪大輔而是井川慶, 會不會也把我"下放" (放去哪裡? FA實驗室嗎??), 這種感覺還滿恐怖的, 啊~~~~~我不想去小聯盟啊!!


        雖然在U的時候, 我還對自己的實力頗為自豪, 心想自己就算比不上"平成怪物", 至少也可以當個"安打製造機"吧, 可是我現在搞不清楚的是, U的水準到底是日本職棒?還是中華職棒??(還是中華少棒???) 我到底是"酷斯拉"松井秀喜? La new鎮隊之寶陳金鋒?還是那個國際賽打擊率不到兩成的張泰山??


        嗯~~在我搞清楚這件事之前, 我看我還是老老實實的, 坐在這裡坐到八點, 再把我的小包包拿出來偷偷的回家.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章標題來自舒國治先生的大作"門外漢的京都",想說自己又不是常常在旅遊,去了那麼一次的東京自由行就學人家寫旅遊文章,真是亂見笑一把的.

      不過在談論東京之前, 我想先談談"去日本自由行"這件事. 其實, 對於一個"初級旅行者"來說, 日本其實是很不錯的一個開始, 一來他們的標示及招牌使用很多的漢字, 就算你完全不懂日文也能猜上個幾分意思, 二來日本人算是相當友善 (儘管二次大戰時, 日本人凶狠的蹂躪東南亞各國的罪行仍歷歷在目.......), 一般的服務人員在語言不能溝通的情況之下, 仍然能耐心的跟客人溝通. 所以第一次去"非華語系"國家的人, 我還滿推薦日本這個國家.


       想出門旅行, "食衣住行育樂"一定要先做好規劃, 雖然隨性遊玩也是頗為愜意, 但是完全沒有規劃就會讓事情變的很可笑, 如果有人同行還會招來同伴的幹譙, 如果是女友的話恐怕還有分手之虞 (除非你早有預謀......), 所以, 想要盡興的玩, 做做功課還是免不了的. 大致上還是以"食衣住行育樂"分為各大項來一一規劃.


   1.食


         人到異國, 嚐嚐當地的美食乃是一大樂事, 在東京更是應有盡有, 像是淺草的大黑屋, 築地的魚市場, 以及螃蟹道樂,都很值得去一嚐, 不過選擇太多有時也是困擾, 同行的夥伴想吃的都不一樣, 往往容易造成不愉快的場面, 所以事先規劃及徵詢同伴的意見就變的很重要, 萬一有人誤食不該吃的東西造成身體不適, 整個旅行就玩完了.


         進入餐廳之後也是一大挑戰, 萬一manu上沒有圖片也沒有漢字(一般料理店或是居酒屋常常如此), 最好能認識幾個日文菜名, 不然點來的東西將成為你一生發憤學日語的理由, 不用擔心店員, 他們通常都願意"努力的"跟客人溝通, 這是我最愛日本的一點, 永遠有禮貌, 永遠有耐心.


          在日本不吃生食的人會受到一些限制, 但無大礙. 想吃素的人恐怕會很痛苦, 在日本我沒看到幾家素食餐廳, 百貨公司的地下商場會是一個好的solution.


   2.衣


          不用我說你也知道, 日本是比較冷的, 其他季節還好, 冬天到初春就還滿冷的, 帶件羽毛衣就還ok, 建議帶GORE-TEX的外套, 又輕又保暖.


   3.住


          我對飯店沒什麼要求, 乾淨可以睡覺就好, 兩人房切勿選"一中床"的房間, 太小了.


          在東京,我認為住在新宿一帶最ok, 交通方便(地鐵, JR都有車站), 24小時都可以吃飯, 也可以逛街.


   4.行


          地鐵與JR電車會是東京旅遊的主力, 我沒坐過公車, 聽說收費的方式跟台灣不太一樣. 另外一項利器就是雙腳啦, 所以你的腳力將會是一大重點, 如果第一天就太興奮, 安排太多景點(ex. 台場-->東京鐵塔-->淺草-->兩國-->御苑, 晚上再去銀座逛逛街.......), 過度使用的結果, 恐怕第二天腳就廢了. 考慮腳程的規劃也是很重要的. 同行的人若是體能相差太大也會是問題, 最好不要找體能比你強太多 or 弱太多的同伴一起出門才是上策.


          坐電車與地鐵固然是很方便, 但是其複雜的程度也只有牛頓寫的"原理"可以比擬(唸過物理系的人才知道), 吳淡如說:東京是最容易讓情侶分手的地方. 不要以為她在危言聳聽, 常常一出地鐵站就恍如隔世, 要是你的馬子又沒啥耐性, 你就該死了..........., 地鐵有分兩個系統, 一個是"都營"系統的, 另一種則是一般的, 差別在於開頭有沒有"都營"二字, 兩個系統不能互通, 也就是說, 如果你轉車要另外買票. (舉例來說:如果你想在新宿站從"都營大江戶線"轉乘"丸之內線", 你必須先出車站, 再到丸之內線的門口買票進入. 不能像台北捷運車站, 直接從淡水線轉藍線, 比較像是從淡水線轉乘台鐵), 電車(JR)也是一樣, 不能直接互通.


          如果你自認為是一個大路癡, 趴趴go會是你的最佳選擇. 我個人不愛攜帶電器去旅行(數位像機就是我的極限), 紙張地圖與指南針是我的最愛. 大輿出版社的"散步地圖"第四冊----東京, 是我看過最優的地圖, 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5.育樂兩篇補述


              本來是想等總裁來寫的.................., 但是等他還不如我自己寫.


              育樂者, 教育與娛樂是也, 要有一點教育意義的話, 可以針對日本歷史下一番功夫, 例如皇居周邊就有很多著名的歷史事件, 像是櫻田門事件, 伊井直弼在那裡被刺殺, 開啟維新時代的腥風血雨, 二重橋則是日本攻陷武漢時, 天皇曾在橋上接受民眾的歡呼....等等, 可以在旅行時增添一些情趣.


               至於娛樂的部分則不在此贅述, 留待"門外漢的東京--------我的東京自由行(二)"再一一詳述


-----未完待續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好啦!!我承認!我就是看那本甚麼碗糕DNA的書很不爽,剛開始看時不爽,看到一半時也不爽,看完時更不爽,甚麼東西嘛!!全科學園區的人誰不是這樣工作的?雖然大家都說待在惡魔黨裡面很爽,可是我自己也是競競業業的工作啊!!怎麼沒有人來訪問我??喔!因為你的公司股價只有20元以下,所以你的話一點說服力也沒有,是嗎?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如果真有人出了一本"惡魔黨DNA"的書,大概沒有人想看吧,書商大概只想出"惡魔黨淪亡記"、"從惡魔黨看公司治理的謬誤"、"明爭暗鬥---惡魔黨官場現形記"、"我在惡魔黨的日子---大頭目著"、"十一個社會新鮮人最不該去的企業" ..............等等族繁不及備載,說到社會新鮮人最不該去的企業,我倒覺得科學小飛俠比惡魔黨更不適合社會新鮮人,因為這裡太硬了,我遇到幾個新來的小飛俠,有的從早上六點來上班,到晚上十點才走,假日還要來加班(搞甚麼東西啊??),不過假日比較輕鬆,早上八點來就可以了,下班時間則比照平日,到晚上十點 ......... .........................


    聽完這些小飛俠的遭遇,我突然感覺我的工作很不錯,比較起來,惡魔黨還是比較適合新鮮人,只要別待太久就好了,年輕人不要想一步登天,你要公司的錢,公司要你的命.


    孟子說:"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又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自從惡魔黨節節敗退後,科學小飛俠就找不到其他夠格的對手了,出了那本書就是一個心態的表徵,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然後再告訴別人他們有多優秀,這其實是一個危險的訊息:走下坡的時候來了.


     不過,惡魔黨們,別高興的太早,就算我們走下坡,一樣還是吃你們死死的.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了那本公司出的關於生物科技書後, 我的腦海閃過一句武俠小說的對白------"王賊之間, 強者為勝", 嗯.......好一個強者為勝, 大抵中國人是一種結果論的民族, 只要你是勝利者, 你說過的話就會被別人拿去寫在匾額上或拿去裱起來, 而如果不幸的, 你是屬於失敗者的那一國的, 那抱歉的很, 你說過的話就會被當成放屁一樣消失在空氣中, 所以, 各位失敗者們, 快閉上你的ㄍㄤ門吧.


    不過還好我已經站在"正義的一方", 對了!! 我現在是科學小飛俠的一員, 誰喜歡當惡魔黨的小嘍囉呢?? 而且跟以前不一樣, 以前科學小飛俠只有五個人, 現在有兩萬多個, 是惡魔黨人數的兩倍, 而且更大的秘密是-----我們早就不把惡魔黨放在眼裡了,我們不是有歌詞唱道:『我們是正義的一方,要把惡勢力來對抗』,我們早就把惡勢力打垮了,還對抗個屁!! 以前惡魔黨還可以不時來搗亂, 現在惡魔黨怕我們怕的要死, 誰還記得當年他們也是意興風發, 早就不復當年的雄風了. 況且惡魔黨的大頭目不是被告, 就是被人家抓到逃漏稅,或者去搞一些有搞頭的"小惡魔黨", 誰還想繼續搞那個大而無當, 顢頇無能的"老惡魔黨"呢? 像我們家的南宮博士, 人家動不動就請他老人家去演講, 或寫寫文章, 多麼的崇高啊!! 不要說來給大家上上課講講話了, 哪怕請他老人家甩咱們兩巴掌都值得我們在履歷上大書特書, 大加吹噓一番. 不像現在惡魔黨的頭目---小強,出了惡魔黨誰認識他?? 又小器的要命, 搞得小嘍囉們現在是民不聊生, 像我們活不下去的只好棄暗投明,加入科學小飛俠。弄得現在科學小飛俠裡面到處都是以前惡魔黨的人。搞得真是『王已非王,賊已非賊』。


    所以啦!!人家當然可以寫一本書來告訴別人,他們的成功是因為他們有多努力、多認真,而你們惡魔黨就是因為太混又太笨了,才打不過我們,正所謂邪不勝正ㄚ。


    老實說,以我當惡魔黨的所觀察到的一些現象,惡魔黨打不過科學小飛俠是有一點道理的:


1. 科學小飛俠人數之多,組織之龐大,分工之細,就不是惡魔黨可以相提並論的,以我現在待的單位來說,在惡魔黨只有一個一級單位,在科學小飛俠裡分成四個一級單位,直接由一個副統領指揮,人數是惡魔黨的四~五倍,套句俗話說,一人吐一口口水都淹死你!


2. 科學小飛俠的組成份子都是社會菁英,隨便一個新來的小飛俠都是"抬青椒城"研究所畢業的,再不然就是有經驗的老飛俠或是棄暗投明的惡魔黨,也有喝過洋墨水的"海龜派"與外國人,像上次新人來報到的,就有一個"史丹佛"畢業的,人力資源的首領還特地出來跟他握手寒喧呢!!我看他們只差沒把"原子力研究所"的柯國隆兄弟弄來開無敵鐵金剛"除了基層的小飛俠外,小飛俠的管理階層也是不簡單,所有的二級首領都是擁有"博士"頭銜,有一些一級首領還是國立大學的教授,而惡魔黨...........,我看就不要再提了!!


3. 小飛俠裡面管理也很嚴謹,要求都很徹底,雖然每個人的能力上也是有個別的差異,不過幹部級以上的首領都是公認的強者,絕沒有濫竽充數的情形(至少我還沒看到),當然除了要求外,福利也做的很好,當然小飛俠們的流動率遠低於惡魔黨


4. 由於科學小飛俠是正義的一方,在社會上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當小飛俠算是受人敬重的職業,所以小飛俠們一般都還滿有榮譽感的,所以工作上都能自我要求,跟惡魔黨的老弱殘兵就差很多,而且,像我當惡魔黨的時候,遇到人大家都問 : "你們到底在搞甚麼東西?","股價怎麼那麼低?",更有甚者,還有人在報紙上評論惡魔黨黨徒----"股價過低,獲利太少,沒資格參與員工分紅",當惡魔黨真的跟過街老鼠沒啥兩樣(挖靠!!弄的好像是我搞爛惡魔黨似的,關我屁事ㄚ,還不是大頭目們在搞鬼)


5. 科學小飛俠的武器極為先進,數量又多,又很敢花錢買,當小飛俠在拿雷射槍在作戰時,惡魔黨大概還停留在弓箭與木棒的階段。


    當年我還沒當惡魔黨前,在陸軍受情報訓時,讀到對岸廣州軍區的軍區司令的基本資料,上面的評語是:"治軍嚴謹,驍勇善戰",看到心理涼了半截,不過我到底沒能見識到對岸廣州軍區的實況,現在看到科學小飛俠的壯盛軍容後,我倒覺得這八字評語南宮博士還真是當之無愧。惡魔黨徒們快點棄暗投明,起義來歸吧!!


-------待續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