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是前三週我的 ATL/CTL/TSB曲線,課表的內容除了週間兩日的拉強度夜騎之外,主要是週末連兩日的長距離騎乘,以適應花東賽兩日賽的體力消耗。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TSB曲線呈現一個「週期性」的趨勢,因為三週的訓練內容都差不多,週六日長距離,TSS暴增,TSB暴跌,週一五休息日,周二四拉強度,週三緩和,,TSB緩步從谷底上升,每週的TSS總和大約是500~700不等。
以操練的角度來看,一週400~700算是一個業餘車手很合理的「疲勞度」,過多或是過少都不足以讓你維持可以去比賽的體能。
另外一個問題是,如果每週都要開出這種TSS的量,連續三週的操練會讓你的TSB一直在-30以下,第四週跟第五週只會越演越烈。
那麼,前文「TSB指標管理」我有指出當TSB值到了某個區間,生理與心理的狀態,事實上,以這三週為例,第三週的尾段我看到車都覺得很累,連續兩日的長距離科目引發情緒低落(還好禮拜日下雨)。
以這樣的狀態,第四週操練高強度科目有沒有辦法達到功率標的?車手生理與心理都處於疲憊狀態,答案不言可喻。更不用說要去比賽。所以單看一兩天的TSS要判斷選手的狀態,可以說是瞎子摸象,只知其一不知其全貌。
既然說「強度」是變強的關鍵,那無法達到強度的科目不過就是加減騎累積里程而已,還不如不要騎回家睡覺還比較好。
所以休息週的重要性就在這裡,指標上是讓TSB緩步上升,實際上就是讓車手的身心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保持訓練動力。
另一圖是 ATL/CTL/TSB/TSS/ Max 20 min AVG 的範例,我們可以看到CTL與Max 20 min AVG相關性很高,代表操練有成果,我們也可以看到後面休息日變多,CTL下降,POWER也跟著掉下來。
所以,即便是休息週,也不能真的「休很大」,至少二三區強度騎個7~8小時也是必要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