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又不是樹,哪來這麼多梗…………..(冷)
寫部落格,是一個前輩推薦給我的習慣,對於組織能力與表達能力都有莫大的幫助,我認為我之所以在職場能佔有一些小小的優勢,就是我的「報告能力」比一般人來的好,有些人其實工作能力不錯,也夠認真,然而常常對長官報告時很「落漆」(台語),而吃了大虧,寫部落格可以有效改善這個缺點,有時候還可以騙騙稿費(咦?)。
當然,每個人寫部落格的目的不一樣,有的人是為了廣告牟利,有的人是為了做生意,有的人是為了打知名度,有的人是為了行銷….不一而足,對我來說,這只不過是個興趣罷了。
如果認真觀察一些網路寫手(或砲手),你會發現很多人寫來寫去就是那一些論點,例如:「腿力就是王道,車子根本不重要」,「做車如何如何,幾何如何如何」,「某大濕說的不對,某某老外說的才對」,又或者把國外的文章翻譯成中文品頭論足一番,當然,這都沒有不對,其實寫什麼東西本來就沒有什麼對不對的,你高興就好了。
但是這都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沒有「自己的新梗」,沒有新的東西進來,或是缺乏深刻的思想在裡頭,這是許多網路寫手(砲手)共同的現象,從BBS的時代就很普遍,並沒有因為我們有了更好更方便的網路部落格網頁,而跟著進步。而會有這個現象,我認為有兩點是「沒有自己的新梗」的根本原因:
第一,對資訊的反應太快,缺乏深刻的思考
我們身陷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面對很多資訊都需要立即的反應,然而第一時間的觀感,並非就能夠透徹事情的全貌,然而不管是部落格或是臉書,一個資訊能夠抓住觀眾的時間少的可憐,比如說,你在臉書上寫:「我剛剛看到少女時代本人了,YA!」這種無腦訊息之後,10分鐘內該按讚該回文的就幾乎結束了,而一篇部落格的文章,大概賞味期限也就是一天罷了,除非你寫的有如維基百科的條目般洋洋灑灑,又充滿專業知識與參考價值,這種文就會一直都有人要看。
於是乎,許多寫手針對時事或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往往會快速反應,但是深究其內容,十之八九欠缺內涵,也未必有什麼了不起的切入觀點,而對於還搞不清楚的事情,犀利的切入是必要的,但是要能做到這一點,需要能獨立思考不隨波逐流的特質,很遺憾的是,這跟我們的民族性不合,所以也很少這種傢伙出現。
第二,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已經懂很多了」
裝滿的水杯,是不能再把水裝進去,這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水杯依舊是裝的滿滿的,大抵這就是人性,一旦你開始自我滿足,覺得自己什麼都懂的時候,新的東西就不再進來,當然也就沒有「新」梗,更不會有什麼新的體會,永遠都停滯不前,最後就會寫不出東西。
另一種人就是網路砲手,他們自己不寫東西,卻喜歡找其他人的麻煩,利用挑語病凸顯自己的「知識淵博」,但是砲來砲去永遠都是那幾句,了無新意。
我也很常沒梗
當我沒梗的時候,習慣上我會「停一下」,不寫任何東西,讓新的東西進來,然後花點時間消化一下,沒梗,是一個警訊,告訴你「沒有新的東西」進來,也「沒有深刻的思考」,當然寫不出文章。
對我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騎車,多比賽,多認識朋友,多出去走走,有梗,表示你的人生很精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