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很質疑「練習輪」的這個概念,我認為所謂的練習輪除了成本考量之外,對練車這件事有多少幫助,我打一個很大的問號,雖然也聽過有的選手平常爬坡都是拿2KG左右的輪組在鍛鍊腳力,但是如果仔細想想,其中還是有很多弔詭之處,很難自圓其說


 


鍛鍊腳力?


最常見到的一個論點就是「鍛鍊腳力」,但是老實說,「鍛鍊腳力」是一個很曖昧的說法,騎乘的實力分為四個部分:循環、心肺、肌力與技巧,要有效率鍛鍊這四個部分的方法有很多,這裡不贅述,就算是練習輪可以對「肌力」的部分加強好了,但是真要加強肌力要靠重訓與減少體脂肪率下手會比較直接,況且,使用練習輪會比踩飛輪車有效?


 


訓練強度?


用神兵利器就沒有訓練強度了嗎?拉高速度與心跳數一樣有效果,如果說你用R1800可以爬中社15分,那用C24 TU就卯起來給他騎14分內不行嗎?


 


出門騎車,練什麼?


如果是團騎,應該是盡量模擬比賽的強度,逃脫、單飛攻擊、配速每一樣都要考慮進來,我不知道你拿跑7分或是R1800是要怎麼逃脫?
況且,不會說用Zipp 303 or Zipp 404的配速跟用 跑7分 or R1800是一樣的吧?更不要提下坡時輪胎與輪組的差異與適應了。


 


成本考量


唯一我覺得合理的就是成本的問題了,碳纖板輪與管胎都貴的要命,偏偏又是消耗品,一組不錯板輪的價錢可以比得上一台中階公路車了,管胎好一點的一對也要四千多,又騎不了多久,如果在外面不幸遇到爆胎更麻煩。


 


結論


對我這種只想減肥與頒獎台無望的車手,平常騎騎R1800就可以燃燒脂肪了,況且,我只要減重就會進步,用不著拿神兵利器出來火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