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荷蘭村->公司 共9.63km

  耗時:40分鐘


  實際騎乘時間:33.55分鐘


  均速:17km/hr


  最大速度:34.5km  


       現在騎車上班越來越快了, 不過我想30分鐘應該是極限, 畢竟還有紅綠燈的限制.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線:台北-->關西-->新埔-->荷蘭村


  總路程:95.43 km


  騎乘時間:4小時54分


  均速:19.4 km/hr


  最大時速:55.8 km/hr


     台三線的風景比海岸公路好多了,雖然路上起起伏伏,但也不算太難,到了關西轉118縣道,風景秀麗又有人煙,算是不錯的路線。


      這次最大時速又創下新紀錄,來到55.8km/hr, Shimano XT的輪組果然是好物一枚,我以後不會選用其他的輪組吧。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文]
在累積超過兩千公里的18"XtC騎乘,以及換成小一號車架(16"XtC)後的使用經驗後,這中間包括on road以及off road。

我慢慢確信了一件事,「Giant在2008年以後的XtC鋁車架」是輛很特殊的車,一台不怎麼適合「一般休閒使用者在平路騎乘」的車。

首先,就我平常在各車店、河濱等地所觀察到的,XtC幾乎是改裝「龍頭增高器」的比例最高的一款車。

論路上出現的機率,XtC並不是最多的,Iguana、Yukon、MTA510/520,甚至是冠軍一號系列,都比XtC常見,但其改裝「龍頭增高器」的比例都不會比XtC要高。

但這些為數不算特別多的XtC,卻有不少台都改了「龍頭增高器」。

這代表什麼?先賣個關子......從幾何上來看看,XtC的有效水平上管非常的長。

18"立管(457mm)的M size,有效水平上管是595mm
16"立管(406mm)的S size,有效水平上管是575mm

以「一般成車搭配350mm座管,實際可用高度250mm(100mm安全線)」、「座弓加上座墊厚度約50mm」來計算,大概可以得到這樣的數值,不換座管的情況下,M size的Saddle-BB最大值是757mm,S size則是706mm。

倒推回去,757mm大約是跨高85cm的人,大約是身高180的男性(或身高175的女性)的跨高。而706mm則是跨高79cm的合適Saddle-BB,這大約是170的男性或165的女性。

這還是沒有使用卡式踏板的情況。

這樣的結果反過來說就是,如果身高比這個算出來的數字高(例如175的男性,恐怕就不適合S size的XTC原車配備,除非用較長的座管),或是不想把座管拉到接近安全線,往往就會選擇大一號的車架,這樣會衍生出另一個問題:

「有效水平上管太長,身體過度往前延伸」

以一個身高175cm的男性來說,用上有效水平上管595mm,頭管長度又頗短的車架,再加上原廠搭配的100mm龍頭。除非本身有練過,不然很可能會覺得「手把好遠」。

最簡單的改進方法是換龍頭....但這個選項不知道為什麼較少見到,反而常見的是加裝龍頭增高器。

於是整台車的設定就非常詭異....簡單的說就是「長頸鹿」。

====

幾何是第一點,第二點則是車架的特性。(這邊講的XtC都是鋁合金車架版本,也就是SE2那款)

XtC是很不錯的MTB,力道反應直接(不管是加速還是路感),車身重量輕巧(大優點),強度也相當的夠(越野時感覺強烈)。但它非常的沒有舒適性,非常沒有。

稍微長距離的騎乘,XtC的顛簸以及其直接的力道,會給人一種如坐針氈的感受。

雖然說跟公路車不適合這樣比較,畢竟取向與材質都不同。但我真的覺得除了避震前叉之外,單就後三角傳來的回饋,TCR Advanced 3在舒適感上遠勝XtC。

就一台旅行車來說,在我幾經思考之下,我會放棄掉XtC,儘管我有一台18"車架閒置中,這篇文章會讓我很不好賣車,但我還是要寫出來。

====

這樣寫的話好像XtC一無可取?

不,它是個非常棒的車子,在攻上坡時非常有利,每次的踩踏也有很直接的力道傳遞。強度良好也讓它可以給騎乘者非常直接且穩定的安定感。

但如果祇是鋪裝路面騎乘,甚至不爬坡的狀況下,XtC在速度、爬坡能力上完全不能跟公路車相比。在長途騎乘時的舒適性又極度不佳,甚至幾何設定讓騎乘者必須要用「很不休閒」的騎姿來駕馭它。

XtC是好車,車架做到了輕量跟強度俱佳的優點;但比它更適合鋪裝路面,比它更適合休閒騎乘的車子還有很多。

不必執著於它,真的。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The Unforgiven

.


.


.


what I've felt
what I've known
never shined through in what I've shown
never be
never see
won't see what might have been

what I've felt
what I've known
never shined through in what I've shown
never free
never me
so I dub thee unforgiven.


......................


 


  我對於”The Unforgiven”還有”....And the Justice for all”的感覺與這一天的路程有一個共通點,叫做沒完沒了,沒完沒了的田,沒完沒了的屎臭味,沒完沒了的 ”The Unforgiven 123 ...”*,沒完沒了的荒涼,當然,還有沒完沒了的公路。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但是一天騎一百五十幾公里對我們來說真的是很遠,這個距離足以讓我們橫跨台灣西部的四個縣市(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從鹿港走76號道轉台19線之後,一路上漫長的就像”....And the Justice for all”中長達四分半鐘的吉他Solo一樣,剛聽到的時候真的是很疑惑,有這麼長的Solo嗎?是我的音響壞了才聽不到主唱的聲音嗎?不過,Lead Guitar---Kirk的Solo是Metal迷公認最屌的,台19線就不一樣,很鳥,一路上不時都會聞到養殖場刺鼻的臭味。真的不是人住的地方(得罪南部的鄉親,抱歉!),把自己的環境弄得這麼糟(臭氣薰天,地層下陷,河川死亡......),真是豈有此理!!


so I dub thee unforgiven.


*備註:Metallica寫了這三首名字一樣的歌,然後用123來區別他們,第一首The Unforgiven 收錄在同名專輯---Metallica裡面,第二首The Unforgiven 收錄在專輯Reload,叫做


The Unforgiven II,然後,'08年的新專輯Death Magnetic又搞了一個The Unforgiven III


 






 


  中午在北港吃了一頓很棒的快炒後(附帶一提:老闆的老婆還是一個金髮碧眼的東歐美女),我們到北港糖廠休息,本來想要吃糖廠冰棒,但是要到過年後福利社才要開門。


  糖廠本身非常有意思,有一個測量基準點點的東西可以證明這個糖廠的年代久遠。下圖中,石頭上面寫著大正13年(西元1924年,民國13年)。看來是日據時代的文物。


 


New blood joins this earth
and quickly he's subdued
through constant pain disgrace
the young boy learns their rules


with time the child draws in
this whipping boy done wrong
deprived of all his thoughts
the young man struggles on and on he's known
a vow unto his own
that never from this day
his will they'll take away......



 







 


  下午好不容易才突破嘉義,直奔台南市已經是太陽下山了,雖然我也在台南混了三年,但是剛到台南市的時候,路卻一點都不認得,一直騎到周氏蝦捲的附近才開始有熟悉的感覺,看來我還混得不夠久(迷之音:JD,把博士班唸完吧,唸完你就所有台南的路你都認得了~~),我只認得1.把妹的路線2.吃飯的路線3.喝酒上夜店的路線,剩下的路混再久也不會認得。


  到了台南,當然就是把我的學弟們找出來聊一聊,再好好的吃一頓,這幾個傢伙,唸到現在都還沒畢業,我都工作快五年了。今年,一定要畢業喔!!


 




附記: ”The unforgiven”的完整歌詞,這首歌收錄在專輯同名專輯 --Metallica,想聽的人可以去You Tube搜尋



New blood joins this earth
and quickly he's subdued
through constant pain disgrace
the young boy learns their rules



with time the child draws in
this whipping boy done wrong
deprived of all his thoughts
the young man struggles on and on he's known
a vow unto his own
that never from this day
his will they'll take away


what I've felt
what I've known
never shined through in what I've shown
never be
never see
won't see what might have been


what I've felt
what I've known
never shined through in what I've shown
never free
never me
so I dub thee unforgiven


hey dedicate their lives
to running all of his
he tries to please them all
this bitter man he is
throughout his life the same
he's battled constantly
this fight he cannot win
a tired man they see no longer cares
the old man then prepares
to die regretfully
that old man here is me


what I've felt
what I've known
never shined through in what I've shown
never be
never see
won't see what might have been


what I've felt
what I've known
never shined through in what I've shown
never free
never me
so I dub thee unforgiven


you labeled me
I'll label you
so I dub thee unforgiven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The day that never comes


Born to push you around
Better just stay down
You pull away
He hits the flesh
You hit the ground

Mouth so full of lies
Tend to black your eyes
Just keep them closed
Keep praying
Just keep waiting

Waiting for the one
The day that never comes .................


 


  不同於Metallica的歌詞,這一天真的來了,就在聖誕節的這一天,我們四個騎著腳踏車去環島旅行,意外的,沒有太多欣喜與興奮,也沒有勇者的悲壯,有的只是James的歌聲與Kirk的吉他陪我們在公路上緩飆.......


 



 


  一離開新竹市,荒涼但寬廣的台61號道就等著我們,在順風的加持下,慢速的緩飆多了一分輕鬆自在,只不過沒有美麗的風景可供欣賞,那荒涼寂滅的況味,如同乏味的生活一般無趣的景色。你可以不滿意,為甚麼出征的第一天就這麼鳥,但是你沒辦法,只能無奈的接受,然後你會發現,更鳥的還在後面,漸漸地,你就會習慣它,接受它,然後變得跟它一樣。



Push you cross that line
Just stay down this time
Hiding yourself,
Crawling yourself,
You’ll have your time

God will make them pay
Take it back one day
I’ll end this day
I’ll splatter color on this gray

Waiting for the one,
The day that never comes
When you stand up and feel warmth
But the sun shine never comes


 


  一百公里很快的就結束了,我們來到羅大佑的家---鹿港,這裡實在是一個有趣的地方,不知為何的名字出現在搖滾樂的歌詞上的小鎮,但又嗅不到任何一點搖滾的氣息,只有老店與老房子,還有狹窄的道路,但是她所展現的氛圍,是西部沿海城市少見濃厚的古意與樸實。令人流連忘返。


         當天,我們就在鹿港,暫停了緩飆。




 


附記:為什麼一開始是以Metallica 的新歌做開頭?而不是有名的 "Enter Sandman" 或者是 "...And justice for all" 呢? 理由很簡單,因為這幾個老小子好不容易相隔五年出了新專輯,總是要捧場一下。況且他們這首 "The day that never comes" 在國外相當受歡迎,歌詞的寓意又滿能符合現代這個世界的一些紛擾的情況,在台灣聽Metal的人算是真的很小眾,算是一個忠實的樂迷幫忙打歌一下吧!


附記二: ”The day that never comes”的完整歌詞,收錄在專輯Death Magnetic,想聽的人可以去You Tube搜尋


Born to push you around
Better just stay down
You pull away
He hits the flesh
You hit the ground

Mouth so full of lies
Tend to black your eyes
Just keep them closed
Keep praying
Just keep waiting

Waiting for the one
The day that never comes
When you stand up and feel warmth
But the sun shine never comes, no

No, the sun shine never comes

Push you cross that line
Just stay down this time
Hiding yourself,
Crawling yourself,
You’ll have your time

God will make them pay
Take it back one day
I’ll end this day
I’ll splatter color on this gray

Waiting for the one,
The day that never comes
When you stand up and feel warmth
But the sun shine never comes

Love is a four-letter word
And never spoken here

Love is a four-letter word
Here in this prison

I suffer this no longer,
I’ll put an end to this I swear
This I swear

The sun will shine
This I swear
This I swear
THIS I SWEAR!!!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線:荷蘭村-->聯園-->寶山水庫-->北埔-->竹東-->介壽路口-->荷蘭村

  總路程:45.76 km


  騎乘時間:NA


  均速:NA km/hr


  最大時速:50.7 km/hr


  參加人員:JD,榮宗,Rory


 


  龜速的爬坡,腿軟後的牽車,爬到一半就休息,這就是本次訓練的寫照。寶山水庫是一個很好的試金石,把大家的實力都赤裸裸的攤開來,讓我深深慶幸,這次環島跳過蘇花公路實在是明智的抉擇啊.....


  本來我打算騎在最後面,觀察一下大家爬波的英姿,結果我前面的榮宗沒兩下就被我巴了,在"很前面"的Rory也馬上被我超越,我知道寶山的坡不好爬,但是分三段爬也太......,而中間有一群騎高價車的肉腳也無辜被波及,在上坡時慘遭被我超越,但是阿姆斯壯說過,車不重要,光陽副總也說:人的能量,決定車的力量。所以......小子,學著點吧。


  Shimano的輪組果然越騎越順,最大速度突破了50km/hr,真的是好物。不過我在光復路爆胎,算是超車超太多次的報應嗎??果然做人還是要謙虛啊。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路程:荷蘭村->公司 共9.75km


  耗時:40分鐘


  實際騎乘時間:36分鐘


  均速:15.9km/hr


  最大速度:31.5km  


  參加人員:JD,Wei


  


  還是距離均速19km/hr的標準非常遙遠,看來短期內要到達這個目標非常困難,不過今天跟Wei一起騎,發現他的速度還不錯,稍微要騎快一點才能甩開他,看來他比榮宗厲害一些,只不過長距離就不知道了。


  快出發了,大家加油吧。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日路線:從我家走市民大道,往大稻程碼頭接自行車道,至關渡大橋轉台十五線回新竹


  總路程:102.11 km


  騎乘時間:5:20:43


  均速:19 km/hr


  最大時速:38.4 km/hr


  參加人員:JD與榮宗


  JD的總累積訓練路程:641.5 km


 


  早上吃了我老娘弄的早飯之後,就上路了,天空陰沉沉的,在到達關渡宮之前一直都感到不太舒服,似乎是感冒的前兆,騎了約一個半小時之後,在關渡宮休息兼上廁所,我買了一杯超燙的薑母茶給它喝了下去,結果就甚麼毛病都好了,不過就在休息的途中,天空開始下雨了,所有騎腳踏車的人都穿起了雨衣,不過我實在搞不懂,為甚麼大家不買GORE-TEX的外套呢..........?


 


圖:關渡宮前休息



圖:關渡宮



 


  接下來就是一路狂奔至關渡大橋,轉台十五線,說實在的,這條路線一直到竹圍之前都有夠危險,砂石車超多就算了,汽車也都開很快,路邊又很荒涼,出事的話恐怕三天都不會被發現.....,所以我一路狂踩,時速飆破30km/hr以上,也不敢聽Metallica,以便注意後方的車聲。好不容易騎到竹圍,發現榮宗又被我海放到肉眼看不見的距離(謎之音:榮宗你也騎太慢了吧!!),只好在路邊等他,這天風大又下小雨又冷,真是等到快凍死了。


 


圖:荒涼的台十五線與林口火力發電廠



圖:孤單的XT-Yukon



 


  下午在竹圍吃完午飯,一直龜速的榮宗大爆發,時速頻頻超過25km/hr,一度還維持30km/hr非常久,看來中午麵店老闆不曉得給他加了甚麼料.......,下午休息兩次後,居然衝過55km,五點以前就回到新竹了。我唯一的疑問是,到底麵店老闆給榮宗吃了甚麼呢???


  中間休息的時候有去新豐的池和宮吃烤香腸,味道非常棒,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試試看。


圖:池和宮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日路線:新竹經台十五線往淡水,接北市河濱腳踏車道,轉市民大道至我家


  總路程:100.75 km


  騎乘時間:6小時56分


  均速:14.5 km/hr


  最大時速:42.2 km/hr


  參加人員:JD與榮宗




 


  一路上,只有我與Metallica還有我的XT-YUKON,在台十五線獨自暴走,獨自??因為榮宗被我持續海放到完全看不到人在哪裡,所以大部分不是我ㄧ個人騎,就是我ㄧ個人在等他(謎之音:榮宗你也騎太慢了吧!!)。


 


圖:孤獨的XT-YUKON



 


  說實在,不是我想找理由,不過一整天頂著東北季風騎車實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騎在榮宗後面的時候,還出現平地只剩下10km/hr的慘況(謎之音:榮宗你也騎太慢了吧!!),均速也來到令人髮指的14.5km/hr,逆風應該減少我們至少3km/hr的均速。


  中午過後,好不容易騎完台十五線,進入八里之後就不會頂著風騎車了,本來我想直接飆過關渡大橋,直攻淡水河岸自行車道,然後下午五點前可以到我家,不過此時榮宗似乎已經用盡了氣力,速度也拉不上來(謎之音:榮宗你也騎太慢了吧!!),勉強死拖活拖騎到八里渡船頭,連腳踏車坐渡船到對岸淡水,休息一下吃點東西,這時我女朋友跟她的朋友已經在對岸迎接我們了。



 


  到了四點,我們就從紅樹林站進入自行車道,直奔大稻程碼頭,這段車道現在真的弄得不錯,加上又沒有逆風來搗蛋,我一路都用25km/hr左右的速度狂奔,一度持續到30km/hr的速度,不過榮宗仍是在肉眼看不見的後方慢騎(謎之音:榮宗你也騎太慢了吧!!),榮宗跟Rory的共通點,就是一旦騎過八十公里之後,體力就無法回復過來,Rory比榮宗優勢的地方在於體重,Rory的體重很輕(好像60Kg 而已),所以雖然累了速度還可以維持一定的水準,榮宗一旦累了速度完全拉不起來,好不容易才騎到大稻程碼頭,再用力騎過市民大道就到我家了。


 



 


  晚上我們跟阿ㄆ一ㄚˇ,小恬還有她另外一個朋友去北投洗溫泉,消除了”部分”的疲勞。你可以從榮宗的表情看出他已經累爆了,不過,我們還要騎回新竹喔~~~




.......未完待續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SO 400




ISO 100



ISO 80



     不是我想挑剔,它的高ISO的表現實在是令人髮指,噪點明顯到不必100%裁切就清晰可見,到了ISO100以下才勉強可以接受,下次要試一下外拍的水準,應該可以有好的表現。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