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08876_621265854585392_401662338_n  

最近,我的貴人強者我朋友告訴我,似乎他陷入了某種「低潮」,忽然間,他踩不動他的固定科目「90% FTP 90min」與「 6*6min 105%FTP ,而且已經持續五個月了。

 

言談中,我感覺到他的焦慮,身為菁英組好手的他,對於進入RE30 有著許多的不確定,RE30這組爬坡高手相當多,他擔心進入了這組之後,優勢不再又陷入低潮,比賽恐怕要掉漆了。

 

我問了一些他訓練的狀況與方式,並且也參考一些其他人的意見,雖然這種「隔空抓藥」的方式恐怕也不見得準確,但是至少有一些面向,我認為是可以有討論的空間的。

 

一、缺乏休息週與冬訓基礎期

首先要引用一下「回轉向前」的這篇文:

http://www.cycliving.com/view_blog.asp?sn=256

中間的文不要看沒關係,第一張圖請用心體會,休息之於訓練相當的重要,人體有其循環運作的過程,如果無限制的一直操就會變強,那人人都會變成奧運冠軍了。

 

休息,不僅可以走更遠得路,還可以輸出更大的POWER,這是功率訓練最重要的原則之一:「達標」,如果明明是要踩 330W 6分鐘,卻踩三分鐘就掉出

300W以下,那這樣的訓練就不紮實效果也大打折扣,為了不讓疲勞影響我們的訓練,休息是必要的。

 

休息週,原則上我自己是每三週就穿插一週休息週,以WKO+PMC管理來講,就是把TSB(疲勞狀態)恢復到一定的程度,以迎接新的挑戰。

 

而每年的賽季末,降低強度的「冬訓基礎期」也很重要,這個期間LT以上的科目變少,TEMPO以下的時數大量增加,目的除了讓肌肉慢慢恢復彈性,也是擴大有氧耐力基底的好時機,使得能夠在春訓時的高強度,身心都能夠準備好。

 

二、心因性的疲勞

如果說,這樣的症頭說是OT的話,那被拉爆的隊友就太可憐了,但是踩不動也是一個事實,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我的看法是:這不是OT,至少生理上不明顯,但是心理上已經開始出現疲態,過多的重複,高強度的訓練,讓心理上出現厭煩的情形,心理影響生理的層面比較大,訓練動力下降的因素很多,這也是某種訊號,因為也許離OT「沒這麼遠」。

 

我的建議是:月底賽季完,休息二到三週,完全不碰車,然後進入冬訓期。

   

三、缺乏有系統的訓練計畫,訓練科目欠缺「針對性」

沒有人可以在所有的賽事獲勝,有的比賽是平路賽,有的是純登山,有的是繞圈賽,也有計時賽,除非你「不屬於這個級別」,不然的話能夠每站都優勝也滿奇怪的。

 

那麼「你能贏哪些比賽」就很重要,針對這些比賽去做準備,會比亂槍打鳥會更有效率,如果目標是純登山賽,那就要針對明年比賽的時間,去回推訓練的時程,並設定輸出功率的目標,這就叫訓練計畫。

 

舉例來說,如果是以「武嶺」作為目標,那麼「三小時的輸出功率」,就是你最重要的輸出指標,怎麼增加這個區域的輸出?要加強哪些能力?要練哪些科目?迴轉要設多少?要不要加強VO2MAX以上能力?訓練時間怎麼分配?什麼時候要實地測驗?多久測驗一次?這都是需要去安排的。

 

但是強者我朋友一直只練這兩項科目,這樣一來似乎沒有人能幫助他,觀察他如何操作這些科目,對他的目標有沒有幫助,以及是不是可以練一些新的科目,除了增加一些針對性之外,新鮮感也是很重要的。

 

四、有了功率計,請善用WKO+

買了功率計,除了使用功率當訓練指標外,同時讓WKO+幫助你監控自己的狀態,並且分析訓練狀況,才不枉你花了這麼多錢而只有多一個數字可以看。

 

在此之前,測驗出正確的FTP很重要,這將是操作科目的指標與疲勞計算的基準,請不要吝惜這30分鐘。

 

 

最後,我自己是覺得,雖然說強者我朋友的確是很強,也是車隊的指標人物,背負著許多人的期待,與對自己的期許,但是也請不要忘了,畢竟騎車是休閒活動,是讓他身體健康、釋放身心壓力,心態上放輕鬆一些,也是必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