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重踩:

 

功率菜單相信不少人都有看過, 但是功率菜單裡面另一個重點, 在迴轉數, 舉例來說, 以同樣300W, 100轉去踩跟用50轉去踩, 力度就不一樣,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肌力訓練, 相關的內容大家不妨去看 [自行車訓練聖經] 後面附錄的課表 [1]  [2]  [3], 尤其是力3, 對於回轉數有描述.

 

這跟傳統上 [掛大盤爬坡] 是類似的訓練, 但是功率課表的內容會著重在達到出力標準, 比方說 300W@50RPM, 就要是全程300W, 當力量掉下來的時候就要恢復, 然後繼續重複 300W@50RPM, 所以每一段的時間不會太長, 強度也會集中在LT以上.

 

從踩踏的力矩來看, 每一轉能夠做出越大力矩的車手, 就能夠輸出更大的瓦數, 但是也相對付出更多的肌力, 所以鍛鍊是必要的.

 

這種重踩 20RPM~50RPM 70~80RPM的登山訓練的意義不太一樣, 登山的訓練在於適應山路爬坡的節奏與出力, 目的在實戰, 而低轉數著重在肌力的培養, 實戰中意義不大.

 

做這種訓練, 暖身要做足, 讓關節與肌肉充分準備好, 才能避免受傷, 而膝部有傷的人應該要暫停這項訓練, 避免傷勢加劇.

 

關於TEMPO:

 

最近幾個月, 我把訓練的時數很大的一部分放在TEMPO, 除了TEMPO這個區間對於脂肪的消耗量相對比較大之外, 對於騎乘實力也有幫助.

 

當我作長距離騎乘時, 雖然到後面比較累, 但是不知不覺就會是在TEMPO這個強度, 低頭看表頭功率就是在 3 (TEMPO), 感覺上就是支撐你力氣的一個 [底部].

 

這個冬天我會以TEMPO取代超長時間的EM/LSD, 希望能有好的效果

 

1385750_428736747230202_1679599189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榮達 的頭像
    黃榮達

    落入凡間的科學怪人遊記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