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元武兄已經來問兩次關於輪組的問題,而我覺得我回答的都零零落落,對元武兄頗不好意思,而這支C35-CL是我手上的一支寶貝,雖然不是什麼神兵利器,但是也幫助我拿下仙特里杯的獎盃,也帶我上去武嶺,團練時也最常拿出這支,所以,我就從我的角度出發,說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先看數據:


 


 


 


第一排單位是WATT的是分別在時速30/40/50km/hr的空力消耗能量,數字望小


第二排是從0啟動至30km/hr所需的能量,可視作轉動慣量的表現,跟重量有關。


第三排是前輪/後輪的側向剛性


第四排是輪匡寬與輪圈高


第五排是前輪/後輪/快拆重


 


數據要比較才會有意義,你說的 Easton 90ea SL我手上的數據付之闕如,而我有Easton 90ea Areo的資料,大致上,C35-CL/Zipp101/90ea在各項數據上差異不大,而Easton 後輪側向剛性還好一點,所以大概都半斤八兩吧,以數據來看,我推Easton


 


騎乘上,確實這支拿去爬山就是差了點,因為我本身的體重較重,所以側向剛性原則上應該選用45N/mm以上的輪子,但是爬山差也不會就這樣可以改變什麼。而平路使用,我沒有什麼好挑剔的,搭配馬牌的Attack/Force可以說很完美了。


 


這支C35-CL,我都是在一般團練時使用,因為我們團練距離大概都超過100公里,也不是全部都是爬山,而OPEN胎遇上狀況比較好處理,管胎如果不是有後勤的狀況下,長距離我大概不會使用,而如果比賽遇到雨天也是會選用,因為碳纖輪圈下雨時制動力更差,有安全的顧慮,所以也是我的比賽用輪。


 


附帶一題,元武兄看得起小弟,題問題大家交流交流我覺得很不錯,但是問問題是要有一點技巧的,像上次你問我「全方位輪組」,而沒有把你的預算/輪胎形式/體重……等等的條件說清楚,這樣有助於限縮答案的範圍,不然我只能跟你推薦LWCCU而已。


 


而我自己不喜歡回答沒根據的東西,所以習慣上我會先出現成的數據,我們的討論才會有共同的基礎,而不是流於主觀意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榮達 的頭像
    黃榮達

    落入凡間的科學怪人遊記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