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搭配功率計作自行車訓練,針對有氧區(包含LT*90%以下、TEMPOEM)與乳酸閾值LT以上的強度區域的科目,我自己的操作上略略有些不同,主要是我認為有氧區的訓練重點應當擺在「心率」上,心率是比「自主訓練強度」更絕對的指標。而LT以上的項目,重點在「表現」,應當以「功率的絕對值」來作為標的,對於訓練的效率,比較有幫助。

P2M  

 

有氧區的訓練操作:

在有氧區的操作,基本上我是以「限制最大心率」作為標的,以我自己來說,如果是要練 Sweet spot,那就是把心率限制在160bpm以下。如果是TEMPO,那就會限制到155bpmTEMPOEM的界線就是150bpm,而EM以下就會限制在145bpm以下。

 

要訂出這些區間,就用最大心率的限制下去操作長距離騎乘,你就會得到一個「平均功率AP」與「標準化功率NP」,外騎建議以NP為主,訓練台就以AP為主,每個小時要分開記錄,也可以觀察心率「脫勾」的時間點。

 

操作的時間,視你能夠訓練的時間而定,時間長,就以低心率的方式進行,時間短,那就把強度提高,比如說今天我可以騎6小時,那就應該以最大心率145來進行,如果只有兩小時,那就控制在155以下。

 

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強度提升了,每天兩小時的訓練絕對無法讓你輕鬆的應付4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的賽事,自行車畢竟還是以有氧耐力為主的運動,每週至少一次的長時間訓練是必要的。

 

LT以上的強度區間操作:

LT以上的區間LTVO2MAXACNP,重點在表現 Performance,就是「你能壓榨出多少能量」,是對應實戰中的需求。所以應該以「功率值」做為基準。

 

使用自覺強度或是心率並不是不好,不過一般人對於RPE的感覺,普遍是「不準」,而心率的反應與踩踏出力的對應,起碼有半分鐘到一分鐘的的延遲,強度一不小心就過頭,效率上是比較差。

 

比方說練AC 1min*13, 30sec*13ACTarget370W,假定說做到第10次,POWER就掉到320W以下,那可以先考慮「間隔休息時間」加長,直到實在是再也踩不出320W以上,那就收工。等到整套無氧科目AC 1min*13, 30sec*13都可以完成,那麼在休息週過後,進入下一次的訓練週期時,間休可以縮短,並且略略增加輸出TARGET(抖~),因為這表示你的身體可以適應這樣的輸出,所以應該PUSH更高的表現。

 

關於訓練週期與表現的文章,可以參考:對的時間作對的事

 

所以基本上LT以上的強度區間,「往死裡騎」可以說一點也不錯,把強度一路PUSH到極限才會有所提升。這是因應賽季的需要,把輸出調整到定位。

 

但是,如果放到一整年,甚至好幾年的訓練上來看,一昧的「往死裡騎」,只會導致實力逐年下降,詳情請參閱拙作:如果我們都作乳酸閥、SST、無氧訓練的話會怎樣?

SRM90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