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FB的朋友貼文道:「國內車友普遍集中鍛鍊FTP或是20MIN最大區間,環法選手卻是以巨量作功輸出為主,我們到底是不是練錯方向了?」
(大意是這樣,詳細我忘記了)
在我們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想拿個例子來對比一下。
籃球的三分線,NBA規定是7.24m,FIBA是6.75m,NCAA是6.32m,請問某高中射手想去美國打NCAA,之後目標是NBA,請問他的三分線要練哪一種距離?
(當然這沒有標準答案,能不能打NBA光是三分線準是不夠的,單單英文有沒有辦法跟教練與隊友溝通,還有打破種族歧視這種困難的障礙,都是重要的環節)
如果是我,我會選FIBA的6.75m,一來可以應付NCAA的需求,把三分線的外圍跑動區域加大,這樣一來得分就會增加,對NBA選秀的機率有幫助,二來如果被徵召打國際賽,又是一個表現的機會,三是如果想回鍋打SBL或是去歐洲流浪,那也是馬上就適應。
那NBA呢?別傻了,NBA哪有這麼好進去的?等你真的進了NBA,我們再從選秀完的暑假,好好練7.24m吧。
回到自行車比賽上,如果我們仔細看國內主要的比賽,不難發現幾個特點:1. 沒有超過三日的多日賽。2. 爬山爬山爬山。3. 超過100公里的比賽越來越少。所以LT區間與TEMPO區間推力比高的人會佔優勢,所以我們鮮少有FTP大於350W的業餘車手。
這就是賽制對於選手與比賽環境的影響,它的影響很巨大,足以主宰國內運動生態。
所以,巨量輸出的耐力重不重要?對一個PRO選手來說,當然是,但是在你的國內不是這樣玩的話,要成為PRO的一份子,恐怕就不是我們的環境可以養成的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