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會聽朋友問:「去哪裡買XX會不會比較便宜」、「到哪裡作OO會不會打折」,其實這只是反映我們的消費型態是「價低者得」,而且越是中南部越會削價競爭,我以前在南部唸書的時候,學校附近的700cc的西瓜汁,從20元一杯一路打到10元,而大家也都只去買10元的那家,卻很少人會問說10元的西瓜汁到底是怎麼來的,總之沒喝出人命也就是了,而如果有老闆為了品質堅持西瓜汁是一杯20元,那很抱歉,你的西瓜汁絕對是賣不出去的,所以,我們不只是代工廠,我們全國上下都很會Cost down,也因此,我們喝了不少塑化劑也吃了一堆三聚氰氨,因為大家只看價錢夠不夠低,至於內容如何,Who care?
當有些廠商想要有突破(如:參加職業賽事),想讓公司能夠更前進一步時,反而會招致消費者的白眼,因為他們認為你增加了成本反映在售價裡頭,讓他的荷包「受傷了」。
所以當有些人去網上抱怨國內一些小廠服務如何如何不盡人意時,我只能說:「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可不只是你公司老闆的專利。
這就形成一些奇怪的現象,有些店明明服務差勁的要命,卻可以一直生存下去,我只能說台灣的Business Model 不是我這種笨人可以理解的。
尤其是自行車店,這是我最感到奇怪的地方,一個車店店長好不好差別很大,有的只想從你口袋掏錢,什麼爛東西都可以被他說到可以飛天,有的人明明專業技術糟糕至極,卻可以賣到全國前幾名,有的Fitting給他作腳就要廢了,卻賣了一堆高價車。
反過來說,好的車店店長就不一樣,技術好就不在話下,拉線走線已經到了藝術的層級,推薦的器材完全是按照你的身體條件下去考量,賣的東西也不貴,店裡擺的都是好貨,絕不會看到「阿里不達」的牌子,而我常光顧的店長全部自己都騎車,有的還當過選手,除了賣車也玩車,所以他們很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也懂得客人的需要是什麼,而且態度都很NICE,機八的老闆我絕不跟他來往,因為「經商如做人」可是一點也沒錯。
我並不是說我不比價或不殺價,畢竟我不是郭董「錢多到不知道要怎麼辦」,但是好的老闆我盡量都是「一口價」,你開多少我就買單,因為我買的是「服務」,而他們賣的是「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