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349274227

如果有同時在使用WKO+GARMIN表頭的人,就會發現即便是把FTP設定成一模一樣,帶出來的TSS值也會略微不同,即便是關閉「自動暫停」的模式,還是不會完全一樣。

 

其實這應該是計算TSS的多項式   使用的項次或是修正項略有不同,或是抓取資料的方式有些微差異造成的,不過本文並不是要討論TSS多項式的內容,畢竟有興趣的人不會太多。

 4db15677b91f623a06ddc7890a5bc9f3

我想講的是:其實那個沒那麼重要,尤其是對業餘騎士來說。TSBCTL「參考用」就好,不要太吹毛求疵。

 

我說CTLTSB是「參考用」,是根據我自己幾個經驗:

 

1. 我不能夠清楚的分辨TSB-25TSB=-28的差異,但是我可以知道TSB-45TSB-10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我是用「區間」來連結狀態的關連

 

2. 作為一個業餘車手,除了騎車外,我們還有其他正事要做,比如說如何計算「站崗兩小時的TSS」?或者是「做五層樓扶手工程的TSS」?或者「背10公斤的小孩逛街三小時的TSS」?但是這些疲勞是真實存在的,也會影響實際的騎乘表現。所以TSB只能「參考」

 

3. 有的人騎車完,下午可以睡個午覺,有的人騎車完接著上大夜班......,我們的恢復不是每次都能做得很好,狀態也一定會有差別

 

所以與其去計較有沒有「暫停計時」造成的些微TSS差異,還不如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訓練、恢復、飲食」做的好不好。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24674_10152197649417866_1786773471_n  

感謝大家非常的熱烈迴響Retul Fitting System體驗一文,我發現大家對於FITTING這個話題特別有興趣,後來回想一下其實也頗有道理,01神壇上以前就不乏此類話題,只不過自行車FITTING是一門相當專業的工作,對於人體結構、自行車出力方式以及目前世界潮流都要有一定的認識,還要有一定的經驗累積,FITTER做出來的設定才會更合理也更適合車手。

 

其實所有的自行車店多少都有量身車的器材,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也許這樣就足夠了(當然也是車店老闆要有良心,不能人家身高188硬塞一台S號的TCR說很適合),而在逐年累積騎乘的感覺與經驗後,慢慢的騎車的FORM(型感)會形成,這個過程中,車手通常會慢慢的找出適合自己的設定,只不過差別在要花多少時間而已。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是自己找設定,而且如果不是感覺太遲鈍的人,應該都是不會太離譜才對。畢竟「座艙設定」本來就是一個範圍而不是一個固定值,幾年騎下來也未必會有什麼不適的狀況。但是我相信大部分的人即便是自己的姿勢哪裡有問題,也是不知道的。我想這跟自行車「低衝擊」的特性很有關連。

 

這就像「定期健康檢查」一樣,在檢查結果出來之前我相信也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原來這麼差,有些人從來都不做也沒有怎麼樣。

 

人體就像是一部機器,你不去保養它或是定期檢查,也許也能夠一直就這樣正常運作下去,但是如果找一個專家,做一點微調或是更動,讓機器能夠在短時間內,可以運轉在最佳化的狀態,我是認為省去的時間值得付一些費用。

 

又或者極端一點,你的設定根本就大有問題,自行車畢竟是運動,運動不良就會有運動傷害,如果在問題爆發之前就更正過來,比起後來的所需醫療費用,甚至要放棄騎車的話,花個幾千塊去FITTING還算是很便宜。

 

我自己原本也是都自己找設定,但是今年初開始腰部會酸痛,尤其是長距離的騎乘後,會酸上個一兩天。FITTING後現在這個問題幾乎察覺不到,附帶的好處是下把位的時間可以騎上1小時,而爆發力項目的輸出瓦數也改善不少。對我來說這樣的花費就叫做「值得」。

 

而對於車店來說,這也是一個好的核心價值,至少消費者一定要上門FITTING,總不能靠網拍吧?

 

總之,話說「值不值得」這件事情,本來就一直都很主觀,在我看來浪費錢的柏金包,對於某些女人來說可以「完整她們的生命」,而完整了我的生命的RABOBANK ISP,在其他人眼裡也不過就是普通的國民車一台………….

 

青菜RABO各有所愛,沒有什麼對不對的問題,只有你爽不爽要不要而已。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經過了三個月(或是以上)的冬訓期之後,拉強度的春訓即將展開,以因應即將來到的賽季,為該有的強度做好準備。

 

如果你的冬訓恪守「有氧區間」的訓練,在冬訓最後一週的FTP測驗一定會讓你很沮喪,瓦數也許會下降個1015%左右(因人而異)。

 

我們先回顧這張圖:

1501060_501414706639425_1661819211_o.jpg  

 

好的訓練計畫與好的訓練紀律,FTP就會形成上圖般的曲線,由於冬訓強度降低,心肺能力與乳酸閾能力略微下降,心肺能力可以說下降的最多。

 

那麼,為了要因應賽季所需的強度,把原本的心肺能力與乳酸閾能力建立起來,LT以上的訓練是理所當然的需要。

 

不妨從幾個科目慢慢找回自己的能力:

 

  1. 1.      LT 10min*24

一開始的時候,肯定是連10分鐘都難以為繼,此時第一週不妨以LT的下限90%來進行,能夠撐多久就撐下去,能夠撐幾次就多撐幾次。然後是把時間與次數加長,接下來就是把強度做出提升,直到可以完成上限10分鐘*4為止。

 

LT的上限,對於競賽所需的強度相當的重要,不妨多加練習。

 

  1. 2.      肌力訓練

低轉,強度一樣是提升到LT的區間,迴轉數保持在5060轉。時間的話端視你可以找到多長的坡度而定,610分鐘皆可,也可以用訓練台實施,不過這個時候大多數的人在訓練台上練習失敗的機率極高,不妨以外騎為主。

 

  1. 3.      階梯式強度訓練:

熱身完畢後,心率從輕鬆的120,每5分鐘拉高一檔,直到心率超標踩不動為止,然後緩和10分鐘後再來一次。

 

 

進行24週之後,漸漸就會發現又能夠找回原本的強度,甚至更高,此時就需要再測一次FTP確認。

 

(感謝 鄉民吉 教練提供資料)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小樹自轉車林傑森補充資料與講解)

 

 

做完了Fitting之後,最大的麻煩,還不在適應新設定之上,而是改車……..

 

我的情況算是簡單的,改個龍頭加個踏板軸心墊片而已,有的人連車架都換了,那就是大工程。

 

也有一種情況是:目前的車架可用,但是換成某牌或是某尺寸似乎是更好一點。(敗家的小惡魔蠢蠢欲動)

 

那麼,以我FITTING完的結果,哪台車更適合我呢?

 

下圖是我FITTING完之後各諸元數據,其中左下角的就是我目前的TCR ADV的量測結果:

fiting

 

Frame Stack: 543mmFrame Reach: 379mmEff. Seat tube angle:73

而目前的龍頭是12公分,龍頭墊片約是兩公分,座墊前後大約還有還有1.5公分的空間

 

CerveloCanyonSpecializedG牌各尺寸公告的幾何為準來做個比較,龍頭長度與墊片高度,則依據目前TCR ADVStack/Reach量測值,與各車架的公告值做增減,(舉例來說,假定是我目前的Stack543mm,墊片是20mm,假定某車架Stack553mm,那墊片就要減一公分變成10mm):

1688873_645252505511711_1229006867_n  
GIANT-GR5R5-GSL4SL4-Gcanyon擷取

 Size

這裡面,只要是龍頭墊片要超過3公分的,就算是「出局」,除了外觀的問題外,安全性是一個考量,龍頭墊片的高度是有一個規範的,而我自己目前保持在兩公分。

 

很有趣的是,我居然可以騎TCRM號,當初以為S號的車架「大了一號」,想不到是「小了一號」,XS就算是不能騎了。而DEFYM號會讓墊片變成0,這是不是意味著我該來囤一支?

 

至於很凶險的是:曾經我有機會入手SL452號與R551號,想不到是不適合。

 

這裡要附帶說明的是:用算的和用實際調整出來的結果,有時會讓你很吃驚,reach計算的基準點,有的用頭管最上端的center,有的用頭管的中心線與上管中心線的交叉點。頭管長會影響reach的基準點,就像下圖的R & R' 的意思。所以還是要實際組裝,才知道細微的差異,而且車架也是存在公差。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我有「髖部外翻」的先天性問題(俗稱青蛙腿),我爸爸也是一樣的特徵,所以FITTING完之後,看過了明顯的V字形的膝蓋軌跡後,Fitter建議我要使用20mm的踏板軸心墊片。(其實用30mm的會更好,但是很難訂)

 

在小樹那裡試過之後,這個零件應該是繼我5歲時的第一台單車與第一台碳纖公路車之後,最重要的單車部品…………..。(應該連45號的喜馬路卡鞋都要排在它後面)

 

正如圖中,這是左右兩邊都有的,也可以只裝左邊或右邊,視個人需求而定

 57812

57809

 

裝上去之後就如下圖:

 57813  

基本上,使用軸心墊片還是有一些要注意的,一是墊片不可能無限延伸長度,對於曲柄有一定程度的風險,二是如果是使用踏板軸心吸附強力磁鐵就不能用了。

 

從我自己的情況來出發,或許某些人的觀念裡,「QF要越窄越好這點」,不能說是完全正確,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骨盆都很窄。

 

等到天氣再好一點,我再出去測驗爆發力的項目,看看有無差異。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一個老大哥已經對平路感到厭倦,說要去騎武嶺,另一個老大哥就順便被我拉去一起折磨挑戰西進武嶺,話說上一次我騎武嶺已經是三年前,走走停停騎了九個小時才騎完,騎完之後腿痛了大半個月才好。

 

其中一位,之前被我拉去騎竹高300K,結果狀況一整個爆炸,腳踝與肌肉都受到衝擊,體能不增反減,就是高估了他的體能狀況導致這個結果。

 

為了避免這樣的慘事再度發生,合理的訓練計畫是有必要的,一個超過體能極限過多的路線會對騎士造成傷害,進而導致實力下降,對於每一個騎士來說,都應該小心謹慎評估自己的體能。

 

況且兩位老大哥年紀「有一定的水準」,過度燃燒有暴斃的危機,訓練計畫可以大大降低這個風險。

 

那麼,對於我們三個人,該怎麼安排訓練課表比較適當呢?

 

以武嶺來說,我猜測我自己現在應該要4個半小時才能完賽,另外兩位老大哥要在5小時半完賽恐怕會很拼,所以「有氧能力」的培養才是我們的重點,AC/VO2MAX/LT可以說「不用練、也不需要練」。

 

而盡量的能夠縮短騎乘時間,對於身體健康也是很有幫助,超過8小時的騎乘對身體各部分的機能會是一個很大的風險。

 

既然要騎這麼長的時間,對於「TEMPO/EM」這兩區的能力(也就是有氧耐力)就要多所著墨。登山賽會一直面對斜坡的連續攻擊,所以「肌力」的建立非常的有必要。而面對陡坡與緩坡的騎乘方式、力量的分配、抽車的使用時機與要點、自覺強度(RPE)的掌握與體力的自我評估….等,也就是「速度技巧」的部分,也是需要訓練學習如何掌握。

 

如此一來,競爭三元素:「耐力」、「肌力」、「速度技巧」通通都到齊了,準備一個武嶺是不是也是一個好的提升自我實力的契機?我想這是不言自明的。

 

下圖是各科目的內容與要點:

 SCD  

兩位大哥是「心率組」的車手,在沒有功率計的情況,我們以心率區間作為強度判別的依據,但是仍然也要培養對於RPE掌握的能力,對於未來的訓練仍是有幫助。

 

藍色字的科目為「每週必訓科目」,也就是「能夠讓你武嶺五小時半之內完賽」的重點項目,登山賽肌力會大量消耗,尤其是在武嶺的最後幾公里,在大量消耗之後又要面對10%的陡坡連發,低轉的科目是必要的。

 

至於長時間TEMPO/EM登山的科目更是「重點中的重點」,要能騎5小時的比賽,就是要用這樣長的時間練習,但是如果一開始就練這麼久,體能還沒建立起來,人就先掛掉了,訓練要以循序漸進為好,所以一開始先從低於1000公尺的山路開始(如八五山),然後才加到超過一千公尺的山路(如宇老)。最後才是46小時的操練。

 

然後你就會面對另一個問題:「去哪裡找46小時的山路?」,當然,最理想的方式,當然是去武嶺實地操練,但是時間上、資源上都不允許的情況下,難道就不要練了嗎?

 

當然不是的,我們可以用平路重齒比低轉的方式做一個替代方案,或許有不少人會說:「平路與山路使用的肌肉與姿勢略為不同」,但是如果這樣的邏輯成立的話,那我們乾脆連訓練台都不要練了,訓練台與一般的路感也相去甚遠,難道也「沒有效果」嗎?我想這是一個取捨的問題,當然你如果有錢有閒,買個房子住在武嶺山腳下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如果在資源、時空受限的情況下,找出解決方案總是比找理由強的多了。

 

 

而下圖是每週的課表安排範例:

 WEEK

基本上,不要連續超過三日操練,第四日一定要休息或RR,因為體能=操練+休息,而不是體能=操練。同理,也不要超過三日不練車。最好強度與長度穿插,讓訓練的強度與效果達到滿分,而不是拖著疲憊的身體訓練。

 

重點科目盡量要安排每週都要操作,當然我們會因為生活與工作上的瑣事讓我們無法訓練,但是某個有智慧的人說:「訓練這種事,盡量就好」,而不是看著課表沒練感到焦躁,我們應該是享受訓練的過程,讓身心得到健康,而不是拿個課表折磨自己,如此才能玩的長久。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身為一個曾經膝蓋有傷病史的自行車手,對於幾件事情我總是疑神疑鬼:

1.      座高。2. 卡踏扣片位置。3. 龍頭長度。4. Set back

 

沒有什麼特殊的理由,就是怕膝蓋「又」爆了,一旦膝傷復發那可不是鬧著玩的,少則數週,多則數月甚至數年才能恢復到可以運動的狀態,如此一來真的就武功盡失砍掉重練了。

 

說是「疑神疑鬼」,主要也是這幾年騎下來,沒有太特殊的狀況,雖說有些酸痛也還在可忍受的範圍內,但是運動傷害也會慢慢累積到無可挽回的程度,因此也難以說出設定上「到底有沒有問題」?

 

而對於膝蓋有傷的車手,曾經我就看過扣片弄錯導致膝傷大爆發的例子。而對於一年動輒要騎超過數萬公里的車手來說,Fitting讓專業的人員來幫忙是一個合理的作法,比起傷痛纏身,Fitting的費用其實還滿划算的。

 

目前Fitting的系統還不少,但是萬法不離其宗,要讓車手能夠騎的更健康,進一步還要能發揮更大的體能,還是要從車手的生理特徵與踩踏模式去分析,才能分析該如何改善。

 

幫我做 Fitting 的,是台中的 小樹自轉車(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這個連結),他使用的是Retul Fitting System

retul_bike_fitting_logo

 

與其說Retul是一個 Fitting System,不如說是「踩踏姿勢矯正班」, Fitter除了分析你原本座艙設定的各個諸元,與你原本習慣的騎乘姿勢身體各角度(例如:髖部與大腿跟身體的夾角….等)外,在此之前還會評估車手的身體素質、柔軟度,來分析車手的一些生理特徵,這些生理特徵會影響踩踏的習慣與姿勢,所以要怎麼改進,或是能不能改進。

 GraceBicyclesRetulRiderPic02[1]2Retul-Cyclist-Tab-Screen-Shot

1526619_10202476348412027_711754290_n  

Retul Fitting System基本上是「動態記錄」的方式分析你的踩踏,除了膝蓋的軌跡外,還有身體各夾角的變化,此外,Fitter 還會用「輕鬆騎」與「高出力」的方式去做比較,身體在高出力的狀況下,本來就會動作不一樣,兩個一起考慮進來,才是合理的方式。

 1192445915_dBUbG-M

以我來說,我是一個有青蛙腿的人,所以我的踩踏怎麼樣都很難「直上直下」,透過3D動態的軌跡記錄,可以輕易的發現這一點,而使用踏板軸心墊片可以有效的改善這個問題。

 

最後,Retul Fitting System會提供最終的車架諸元設定值的結果,而車手也可以依據 Reach and Stack 的結果去尋找合適的車架、龍頭長度。

fiting

 

整個Fitting要耗時三小時以上,因為要邊調整邊觀察數值,如果你的踩踏問題很大,那會要更久的時間,建議是要帶可以動座管高度的車來(ISP別拿來),龍頭最好也不要是OD2的規格,會比較麻煩。

 23b4a624cd9ae3ea9afd0ba153fb27e7

 

小樹那裡還有一個「Recall」的機制,也就是過了500公里之後,他希望你可以回去「檢視這些設定」,看看有什麼變化,實際上,當你的體能、體型、柔軟度....有一定程度的變化時,再來做一次FITTING才比較合理。

 

後記:

其實整體來說,我改動的設定不算多,座高略微更動,座墊位置向前移動2公分,龍頭長度增加到12公分(想不到我居然可以用這麼長的),對於騎乘姿勢有感覺到變化,但不到差異很大的地步。

 

而座墊位置、座高的變更,可以說「在預期中」,因為其實我一直很愛把座墊往前放,而比賽的話,我也會刻意改變設定往前移動,但是又不是很確定,又怕傷到膝蓋,因此平常反而是往後移動。

 

龍頭長度的變化對我有點困擾,因為我有三台車…………,但是略微低的騎姿不僅對我的腰痛有幫助,而且對於空力係數也是一個改進。

 

而最有感覺的差異,莫過於「踏板軸心墊片」的使用,除了下把位變得更輕鬆外,平常的踩踏感覺整個都變得很棒,裝上後再來測一次FTP,一定會很有趣,呵呵。

1688873_645252505511711_1229006867_n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

(恭錄叔叔分享的秘訣,常比繞圈的人應該要看一看)

繞圈賽不同於一般登山賽,特別是平路繞圈賽,你必須全神專注整個比賽的動態,留意誰攻擊,要不要衝出集團跟上去,還是要留在集團讓別人去追

一般當有人攻擊出去時,最理想的跟出去的位置是第四或第五隻,前面二,三隻跟出去太早了,因為萬一沒有第四,第五隻跟出去,這樣撐不了多久容易被後面集團追回來,第四,第五隻跟出去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五隻要跑掉會有機會,就算被追回也沒浪費太多力氣。

所以把自己一直放在集團箭頭的位置,才是最聰明的騎法。箭頭兩側,有擋到風又有空間可以撤退。

從頭到尾都待在箭頭當然是最好不過,問題是後面的人也會一直往前游,市民組會攻擊出去形成領先小集團,而且領先到終點的機率不高,原因是市民組不太會配速跟輪車,因此很容易被集團追回。

終點前的卡位,要看每一圈的大小以及當時集團速度快慢而定,當然不用懷疑的是到了最後一圈的彎道才卡位,已經是太慢了,如果一圈的距離不長,應該要在倒數第 二圈就要游進箭頭的戰鬥位置,並且要努力守住那個位置,但是千萬別游到集團最前方去頂風,等到進入最後一個彎道,只要能保持在前方5,6的位置,剩下的就 看個人噴射的能力。

為什麼我總是搶不到終點,衝刺能力當然是佔優先,但是有沒有去想過你的位置卡的好不好?希望這樣的討論對大家有幫助。

通常市民組決勝的關鍵,並不常是集團逃脫取勝,而是過最後一個轉彎的位置,我經常在最後彎道前的直路,都試圖從集團外側卡到集團前方,但是過完彎道後反而都落在集團後方,每個人都希望可以在最後一個彎道前取得好位置,而原先在箭頭前方的人也不希望他們的位置被人搶走,因此這些箭頭來到最後一個彎道之前必然會加速,讓集團保持原來的隊形,

 因此在最後一個彎道才想要從外側超越集團,其實已經太慢了,如果真的有人可以這樣超越成功,他的實力勢必為精英組,就算勉強可以從外側試圖超越,也會被整個集團過彎所產生的離心力,推到賽道的最外側,等到過彎轉為直線時,自然會被甩到後方,因為走的路線是最長,所以這樣的結果一點都不意外。

399689_455635891125511_1131262734_n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shimano-new-ult-cass-zoom

男人的世界總是充斥著「Size Issue」,自行車也不例外,龍頭越長越好、落差越大越好、大盤越大越好、飛輪越小越好,好像不把膝蓋騎爆腰騎斷,就不算是真男人。

 

騎車應該是越騎越強、越騎越健康,而不是越騎越傷或是越騎越弱,這都是不正確的運動觀念造成的。

 

似乎,12-30或是12-32這種大飛輪,對於某些車友可以說「不屑一顧」,但是即便是站在競技的角度,大飛輪不但是比較輕鬆,也是有利的選擇。 

 

在面對HC坡或是登山站,即便是PRO,選擇CT盤或是32飛輪早已非新鮮事,也不是什麼秘密,在「純登山」的站點,尤其是時間遠大於1小時以上的路段來說,選擇輕齒比是有利的。

 

使用標準盤或是較小的飛輪,好處是在平路的高速時,不至於一定要拉高迴轉把心肺能力用完,肌力也能充分利用,綿密的齒比對於速度變化時反應也比較好,而下坡更需要53T大盤快速的加速到70KM/HR以上的速度,避免下坡路段開掉。PRO的比賽,經常是混合地形,有平路有下坡有上坡,齒比必須有所取捨。

 

純登山就不同,尤其是體重偏重的人,面對10%以上的陡坡,動輒就是300W的輸出,如果齒比不足,轉數低到60RPM以下,會大量消耗肌力,疲勞與乳酸堆積會非常快,一旦肌力消耗殆盡,後面就會遇到連心跳也拉不起來的無力,如此一來還能繼續比賽嗎?

 

使用大飛輪+CT盤的組合,一來可以降低你的「基本消費」,二來回轉拉高避免肌力消耗過多,讓心肺來發揮功用,可以多儲存一些肌力讓你在後面有競爭力(或是讓你不用下馬牽車完賽)。

 

最重要的是,站在人體功率輸出的角度來講,VIAVG POWER/Nor Power~1會是你的最佳成績,舉例來說,假定你武嶺平均功率可以到200W,那最好是從頭到尾穩穩的200W上下。而不是有時候200W,遇到陡坡要320W開五分鐘,接下來你要用160W10分鐘,然後看著集團揚長而去。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有錢沒錢買個好車好過年,看看數字測試結果也不錯,參考參考

FRAME-1.JPG  

第一張圖是各家車架的物性測試,第一欄是「車架+前叉」的重量,第二欄是「行駛穩定度」(測試方式改天我貼一下好了),第三欄是前叉剛性,第四欄是五通剛性,第五欄是車架舒適度,第六欄是前叉舒適度,第七欄以後不用看

第二張圖是風洞測試後,然後「數值模擬」75公斤的車手以 200W 前進100公里需要的時間,差距大都在1分鐘左右

FRAME.JPG

 

 

 第三張則是輕量化車架的測試,看得出來為了輕量化犧牲的剛性還不少,而超級六更是自從去年開始鐵了心不回頭

1655728_10152148961967866_1774806962_o  

 

這裡附註解釋一下好了,對於剛性的測試結果,今年與去年數字上的差異,我會認為是車架個體本身由於製程上的些微差異造成的,如果拿10支車架測試後的平均也許會比較準,但是這成本就太高了,當然也可能存在製程的變動的因素,不過同一批次的測試,我想至少趨勢會是一致的。

而在我的騎乘經驗中,BB剛性(Power Transmission )低於60N/mm的都不是很令人滿意,而高於65N/mm的車架,我認為才能稱得上所謂的「一級車」,無論是平路加速的直接或是在坡度上輕快的表現,都會有物超所值的快感。

或許會有人覺得「空力車架」並不突出,不過測試的方式是以200W的行進去模擬,如果速度再快一些,我想差距會更清楚一點,至於車手適不適合空力車架或是比賽的優勢是否真能突顯出來?我想這就很複雜,畢竟比賽瞬息萬變,單一個變數很難主導全部的結果。

至於所費不眥的輕量化車架是不是有同等的價值?我想這見仁見智,畢竟輕量化的本身就是要犧牲一些,至於騎乘感每個人的體能狀態不同,未必「硬」就是好。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