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想要每週加一個無氧科目進來,對於比賽,六區以上的能力是頗重要的,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人如果照著書上那種:8FTP130*2min中間休2分鐘這種方式去操作,10個裡面大概一大半無法完成4趟,而剩下的人大概會把晚餐吐出來。

 

我的作法是:把間隔時間先加大,先挑戰「做得完」與功率要達到標準,再來挑戰組數,最後才是把休息時間縮短,科目再有用也是要先做得到才是真的。

 

除了訓練台外,我家附近有個蓮花寺,大約23分鐘的急短坡,或者跑去西濱操一下平路拉轉速,這兩個方式體感完全不一樣,短坡比較容易壓榨出高功率,平路可以順順榨出6區的功率,不同轉速間又有不同的心得,對於實戰想要「定瓦攻擊」也頗有幫助。

 

不過,即便是已經來來回回騎過幾百次的蓮花寺,對於操作無氧科目,我也是花了幾次才掌握到方法,可見得訓練「專注」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以自主訓練為主的業餘車手。

 

連結如下:

http://connect.garmin.com/activity/342192191

 

第一段熱身段完畢後,前兩段都是火力全開上去,主要也是有點測驗的味道,結果第一趟榨出393W 219秒的最佳成績,第二趟371W 232秒是跟半年前的最佳成績相同,

 

但是開完這兩趟,馬上就不舒服,有很想嘔吐的感覺,以我FTP大約260W左右的水準來說,兩分半鐘開出150%~140%大概是有點過頭了(當然事實上我的FTP有略微上升的趨勢,不過這又是另外的問題了)。

 

第三趟我就試圖降低一點POWER,但是303W又太低了,然後第四趟,我把齒比做一個合理的分配,接下來就可以都達到六區的標準了(130FTP)。

 

下一次,如果第一趟用這樣的齒比分配,應該可以用較低的瓦數採出相同的時間,這大概也算是一種技巧的進步吧?

 

不過,操作完的當晚,睡的不太好,而第二日也很明顯被疲累感與紊亂的呼吸影響,AC果然是不能每天操的科目。

 

 

後記:兩三年前,我覺得我爬蓮花寺不可能騎進3分鐘內,結果去年就達到,半年前騎出230秒,覺得自己吃錯藥了,這次的219秒,我只想說,所謂的極限,絕不是劃地自限。

 

Y31o8SyWaSAhZ0HChM0rNw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TlXApgk59ySnVuzRlbNLw  

這個月的TOUR非常有趣的拿了鋼管車來測試,其中不乏許多知名廠牌,在實際的測試結果下,我們可以來看看「鋼管車比較舒適」這句話是不是能夠成立?

 

 

在這裡先解釋幾個德文名詞:

 

Seitensteifigkeit Gabel: 前叉側向剛性,數字越大越硬

Kraftubertragung: BB剛性,數字越大越硬

Komfort Rahmen: 車架舒適度,數字越大越不舒適

Komfort Gabel: 前叉舒適度,數字越大越不舒適

 

 

其中車架舒適度的測試敘述如下:

 

The frame is clamped perpendicularly so that the frame and fork can flex in a realistic manner. A test load at the seat-post results in a certain amount of deflection, illustrating the frame's elasticity.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查找一下實際測試的機台,基本上就是把車架垂直架住,施力看變形量,每固定變形量力量越大代表座管處受力也越大,當然也越不舒適

 

 

那我們把兩張表排排站,看一下數據:

G6nLZdfIPLJvuOlbaqYNtw

 

 wo4v74KTigDbiXx0ufH0Aw

 

 

我們可以看到,下面的表是2012年頂級碳纖車的結果,而上表是受測鋼管車的結果,由數據來看,我們可以知道:

 

1. 鋼管車BB剛性多半落在50N/mm上下,對於某些鋁車或是碳纖車來說,這並不是「最軟」,但是比起一級的碳纖車,就有不小的差距。

 

2. 鋼前叉可以做到非常硬的地步,但這樣一來舒適度就沒有了。

 

3. 就「車架舒適度」來說,TCR ADV ISP與 R5CA並不輸給鋼管車,事實上比起來還算是很不錯的。

 

4. 以前叉舒適度來說,碳纖車多半不佳,但是現代鋼管車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鋼管車要舒適,恐怕是要找再古早一點的車架,現代的鋼管車看來向碳纖車靠攏的滿明顯的。

 

S8l3GEGHIsLYTGgD0FWVJw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0fJqjw7RMEkjQC0ZNRtuYg  為了跟隨今年的黃衫 Froome 的腳步,我也來加入「斧頭幫」的行列,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在陡坡狠狠的抽人(其實是只有被抽的份)

我是用 P2M BCD110 + 52/38 O盤這樣的組合,老實講這樣對我來說實在是滿硬,但是O盤小盤最小就是38,所以對應的方式最好是後飛輪可以用到30T,來彌補腳力的不足。

一開始裝上去的時候,因為O盤的橢率實在是太大了,有一種「忽快忽慢」的感覺,而且踩踏非常妙,過上下死點是用「滑」過去的,在九點鐘方向又是要稍加施力,如果換回圓盤,會很明顯感受到上下死點的「阻力」,這一點的確是會讓 人上癮。

雖然說,用的這幾天,大腿相當的酸,因為小盤38實在是滿大的,而且因為踩踏的方式改變,所以大腿的肌肉負荷比較大,但是由於過上死點變得輕鬆,所以爬山後膝蓋的感覺不錯,跟用圓盤時略微酸感覺不同。

至於「上鏈效率」或是「落鏈」的問題,其實讓專門的店家來施工,這兩點並不是一個問題,除非你讓不熟又不看說明書的店家土砲,那就會大有問題。

至於搭配功率計的情況,如果是SRM或是QQ,可以調校橢率把差異修正回去,如果是用P2M,因為硬體本身沒有這樣的功能,建議是用「重新量測FTP/VO2MAX/AC/ NP」的方式去校正,用心率與速度(由於速度非常容易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所以建議使用同一路段「參考」即可)連結功率區間,一樣可以有同樣的效果。

當然,使用O盤並不會讓你憑空產生功率或是改善效率,但是O盤使用上更接近「人體工學」,我想這是為什麼越來越多GC主將,在多日賽的賽事中都選用O盤的緣故。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於重踩:

 

功率菜單相信不少人都有看過, 但是功率菜單裡面另一個重點, 在迴轉數, 舉例來說, 以同樣300W, 100轉去踩跟用50轉去踩, 力度就不一樣,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肌力訓練, 相關的內容大家不妨去看 [自行車訓練聖經] 後面附錄的課表 [1]  [2]  [3], 尤其是力3, 對於回轉數有描述.

 

這跟傳統上 [掛大盤爬坡] 是類似的訓練, 但是功率課表的內容會著重在達到出力標準, 比方說 300W@50RPM, 就要是全程300W, 當力量掉下來的時候就要恢復, 然後繼續重複 300W@50RPM, 所以每一段的時間不會太長, 強度也會集中在LT以上.

 

從踩踏的力矩來看, 每一轉能夠做出越大力矩的車手, 就能夠輸出更大的瓦數, 但是也相對付出更多的肌力, 所以鍛鍊是必要的.

 

這種重踩 20RPM~50RPM 70~80RPM的登山訓練的意義不太一樣, 登山的訓練在於適應山路爬坡的節奏與出力, 目的在實戰, 而低轉數著重在肌力的培養, 實戰中意義不大.

 

做這種訓練, 暖身要做足, 讓關節與肌肉充分準備好, 才能避免受傷, 而膝部有傷的人應該要暫停這項訓練, 避免傷勢加劇.

 

關於TEMPO:

 

最近幾個月, 我把訓練的時數很大的一部分放在TEMPO, 除了TEMPO這個區間對於脂肪的消耗量相對比較大之外, 對於騎乘實力也有幫助.

 

當我作長距離騎乘時, 雖然到後面比較累, 但是不知不覺就會是在TEMPO這個強度, 低頭看表頭功率就是在 3 (TEMPO), 感覺上就是支撐你力氣的一個 [底部].

 

這個冬天我會以TEMPO取代超長時間的EM/LSD, 希望能有好的效果

 

1385750_428736747230202_1679599189_n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自從彰濱TTT騎到雞毛鴨血還只有13th 之後,我發現不練TT是不行了,現在人手一支休息把,裝備一支比一支厲害,TT已經成為一個風潮。 

 

TT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事實上TT是公路車的基礎,要改善風阻係數,就要從改善騎姿開始,而公路車TT對於 VO2MAX/LT的能力很重視,國內的比賽並無40km或是20km的個人計時賽,而TTT最長大概也不會超過20km,所以VO2MAX格外的重要,有意在TT項目加強的人,一定要多練一些VO2MAX的區間。

 

(當然,如果你從事的是鐵人三項,那就會有40km以上的騎乘需求,那應該著重的是 TEMPO LT的部分)

 

由於家裡已經放不下計時車,所以我也是採取「公路車+Aero bar」這樣的方式,所以原本的公路車設定有再改變:坐墊升高、往前,龍頭降低,可變角度成負向的龍頭我也在考慮,不過目前騎起來還可以我就暫時不更動。

 

基本上,設定的原則如下:(感謝小廖老師提供)

 

背的角度與握下把相同,大臂盡可能調到垂直於地面,手肘後緣與膝前緣的空間盡可能減小,而且理論上兩肘要非常靠近...從這個出發點去做變更!

 

可以參考附圖中這些名將的姿勢,附上兩個連結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感謝圳哥提供)

 prologue_cancellara

431877_10151693355747938_1115294940_n

 994595_10201735842106626_508252055_n

stage19_armstrong

 

http://youtu.be/0mb5g55ly_I

 

http://youtu.be/9oebU2styBI

 

 

原則上,如果能夠讓上半身得到適當的支撐與穩定的騎乘,不見得一定要讓手臂呈現L型,當然正面迎風投影面積是越小越好,但是要與呼吸的順暢度之間取得一個平衡,我個人是認為背部不要比「下把位」還要低才比較合理。設定也不見得要「一次到位」,如果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建議也是做一點微調。

 

至於訓練的目標與方式,建議是從6公里與20公里ITT開始,40公里的ITT目標一小時還滿難的,訓練該以「循序漸進」為好。

 

後記:我自己的設定,還是不要PO出來嚇到大家好了,大家可以看下圖,基本上我的設定跟這樣滿接近的

 

 1242929001667-7ivy7ez1zono-670-75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KO+裡面的分析數值指標有一項VI值,VI的定義是Variability index Normalized Power/ AVG Power

 

這個指數的意義,在於「在整段騎乘中,變動的幅度有多大」,數值越大意味著騎乘輸出的「變化」很大。

 

舉例來說,如果是ITT(個人計時),VI的理想值會是1~1.05,表示從頭到尾的輸出都很穩定,如果大於1.2,表示你的輸出忽大忽小,這樣就有待改進。

 

公路賽因為比賽中會有許多的速度變化,包含間歇、逃脫、追擊….等,所以VI值會略高,而以同一集團的人來說,VI值越高的人,大概表示他的「作工比較多」,可能他常常出去頂風或是一直試圖逃脫,可以說是「採取比較積極的作為」

 

所以登山賽、平路賽、繞圈賽、TTVI值都會有所不同,指數的優劣要「因時制宜」。鐵人跟TT要控制在1.05上下,而公路賽正好相反,你能做出的VI越高,表示你的「競賽能力非常強」。

 

假設體重相同FTP相同的兩人,在「競賽能力」上能夠決定勝負的,就是NP/AC/VO2MAX的能力,包括能夠輸出多少?輸出多久?以及回復能力如何?開一次無氧一分鐘就掛的人,捉對廝殺的時候就知道怎麼對付你了。

 

所以為了在賽季增加自己VI的能力值,VO2MAX以上的區間是「必練」的,尤其是你的推力比指標是具有「競爭力」的時候(不具競爭力的人就老實打底吧),能不能夠上台就看你的VI能力可以到多少,因為「有沒有咬住」的那個moment,可能就是123789名的差別。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訓練科目之於賽季/非賽季的規劃是不一樣的,非賽季以有氧打底為主,而賽季要「多增加一些」無氧科目,就是這個道理。

 

TT則是相反的邏輯,嚴格控制 強度係數 ( IF ) 與變動係數 ( VI ) 是鐵人賽與計時賽的重要指標,平地計時也許比較容易一些,如果是山地計時,要考慮的就比較多,如果是陡坡比較多的地形,VI值能不能控制在1.05~1.1,可能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以我自己爬宇老來說,AVG Power=186W,但是體重太重又要對付陡坡,所以NP246W,這樣VI來到1.33,這就是太胖又沒用輕一點的齒比造成的。

 

所以這也是一個好的「自我檢視」的指標,如果你武嶺ITTVI值大於1.1以上,也許你該考慮用CT.

Yoona-Eider-CF-kpop-4ever-32813590-1160-1596.jpg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從用了7900 C50 TU之後,對於高框輪組的魅力,越來越理解與著迷,事實上從過往的測試資料看,高階的輪組在50mm這個族群中,剛性、重量、空氣動力,具有不可思議的平衡,而我自己之後大概也不會選用低於35mm的輪組。

 

過輕的輪組轉動慣性不夠,下肢  出力的感覺也不夠強,往往反而長時間的騎乘腿部容易疲乏(硬要找一個比較的話,試試打沙包跟出空拳各15分鐘看看,玩過的人就知道),所以即便是輪王LW,不少人並不會特別想花大錢購入就是這個道理。

 

50mm高的輪組,以目前市面上的廠輪來看,大抵剛性表現不錯,除了鋼絲變短帶來的好處之外,框體本身的強度也是一個重點,只要不是「純登山路線」,用50mm的輪組會相當棒,當然,以7900 C50 TU為例,也比瞎貓輕上一些,拿去比登山賽,也不會比較差。而過高的框,廠商往往為了重量,會去設法減少框重,最常用的手法當然是用更薄的框體,如此一來剛性就會大打折扣,但是75mm以上的框,大都不會被用來爬山,以平路TT或是鐵人賽為主,所以相對來說剛性沒有這麼重要。

 

而空氣動力帶來的優勢,會在平路巡航時展露無遺,多出10~20W的力氣,會在過2~3小時之後完全出現差異。

 

目前由於我把一台TCR改成練TT用,所以剛好我也需要鋁框高框輪組作為平常使用,目前我考慮的選項有兩個

 

Mavic Cosmic Carbon SLR:

Mavic cosmic carbon SLR

 

Shimano RS81 C50:

shimano-paire-de-roues-rs-81-c50-a-pneus

 

從過往的資料來看,這兩輪表現跟Dura-Ace C35-CL 不相上下,剛性都略佳一些,RS81不知道會不會承襲RS80的好表現?也許不會相去甚遠。

 2013-10-14_101145

總之,等東西來了再說。

 

參考資料:

http://www.tour-magazin.de/services/qtr/epaper_4_2011/#/98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連結:

http://www.bikeradar.com/road/gear/article/how-aero-is-aero-19273/

 

上面的連結是利用風洞去測試公路車/TT車、計時帽/一般帽、休息把/一般手把的空氣動力,在時速40公里的結果如下:

 

TT車 對 公路車:省70W

空力帽 對 一般冒:省7W

休息把 對 一般把手:省30W

 

高框輪同樣高度,最好的跟最差的:9W

不同高度,差不多 20W上下

 2013-10-07_110329

當然,練TT的前提是:先把TT騎姿練到好,並且把POWER能夠順利的壓榨出來,「腳力才是王道」雖說是陳腔濫調,但是也是不爭的事實。

 

那麼,這樣的「空力」需要花費你多少錢呢?

TT bike:6萬~35萬

TT Frame:2萬~15萬

空力帽:4000~1萬多元

高框輪+disc(以ZIPP808+Disc為例):8萬

休息把:2000~1萬多元

 

看來有個休息把先把TT騎姿練好,CP值頗高的。

 

2013-09-23_170359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02662270368

由於某些原因,最近拿RABO練車的時機變多了,過了一年跟他越混越熟,也越來越能體會 TCR ISP的魅力之處。

 

在比賽中,發動攻擊相當俐落是TCR的優點,而ISP在做衝刺時,堅強的五通傳來的力量反聵,與TCR ADV有著微妙與決定性的不同,剛性強悍的車架,對於衝刺或是上坡抽車產生出的加速感與輕快感,有著讓人上癮的迷人特性。強悍的性能對於騎士心理上產生的優勢,對於比賽的另一層面也有不小的影響。

 

也許在平常的練習或是團練,未必要一直打開強度操練,但是RABO的輕快騎乘感總是讓我在早上的晨騎心情大好,搭配他顯眼的隊車塗裝,與TCR市售系列許多平凡無奇甚至是難看到爆炸的線條配色,實在是差很多(我一直很好奇G牌的塗裝設計者是怎麼保住他的飯碗的?)。

 

這個年份的TCR ADV SL ISP,在車架性能與數據測試上,已經是難以有其他品牌的公路車能夠與之相比,可以說是站在「碳纖車架」的頂點,足以跟世界一流的車廠相提並論,而G牌並沒有隨著 SpecializedCannondale牌一昧鬥輕去犧牲車架剛性表現,這一點是讓我欣賞的。

 

接下來的TCR會怎麼走?也是令我好奇,不過要有一台車能夠比RABO更讓我滿意,坦白說,有點難。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SRM9000

(圖為夢幻級裝備 SRM DA9000)

 

先引用一下愛輪氏的文章,內文是他做的測試,使用固定式訓練台,SRM跟ROTOR POWER在兩百多瓦時差距有8%。

http://alancycling.blogspot.tw/2013/09/rotor-power-vs-srm.html

雖然說也不是100%完全無干擾的測試,但是也夠接近了,最後筆者的結尾寫:進步,是跟自己比的。比昨天的自己進步就是成就。  

 

以我的觀點,這我不敢苟同,尤其是功率計又不是一兩千元的裝備,為什麼我要花錢買一個不準確要猜來猜去的器材?不準確的功率計,還不如沒有。

 

如果只是差個1%~3%,那其實就沒什麼好討論的,因為這是屬於「可接受的範圍」,就不需要去吹毛求疵。

 

或許有人會覺得:「如果固定差個8%,那就把它加回來不就得了」,但是會有這種差異,到底是等差、線性差或是級數差?還是難以理解的非線性?

 

100W200W300W400W500W1000W這幾個級距來看,假如說A功率計在各區間固定差20WB功率計在各區間固定差+8%,那其實AB兩個功率計「非常準確」,因為這可以輕而易舉校正回來,而且很容易在一開始測試的時候被注意到。

 

如果C功率計在各級距是 2%4%8%16%32%....,請問這是要怎麼校正回來?除非你只有在訓練台上騎車,不然比賽跟外騎根本就不準,所有數值都沒有參考意義。如此一來連帶你的TSSTSB還有QA圖也沒有參考價值,你得自己寫一套軟體校正這些值

 

但是真正難解的,也是最接近真實情況的差異,就是「非線性」,也就是說各區間差異不等,如此一來自己寫軟體的難度大增.....

 

舉例:假設6個資料點,2200W2300W2400W,平均是300W。如果換成1200W4300W1400W,那還是平均300W,但是對AB兩個功率計來說,平均值會一樣,對於C跟「非線性」功率計來說這樣兩組資料算出來會完全不同

 

況且,通常做測試的人,很少會去試驗迴轉數在 200/150/120/100/70/50/20 rpm 時,差異又是多少?如果不同迴轉數對你的功率計產生的誤差也不同時,那又當如何?

 

不準的功率計,是怎麼能「跟自己比」?當差異發生時,到底是進步還是測不準?

 

與其猜來猜去,還不如不買,幾萬塊省下來買個輪組也爽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