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r 25 Wed 2012 21:59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沒有要吐嘈任何人的意思,但是我實在是忍不住要說,能夠騎出「某某車架比某某車架硬」的人真的是很厲害,尤其是在沒有客觀的測試數據情況之下,我常說「主觀意見」我一向是聽聽就好,但是主觀意見應該是侷限在:「我覺得這車架漂不漂亮」、「我喜歡它的調性」、「我愛它的加速特性」,這一類牽涉到個人騎乘方式與偏好的部分,現在連什麼硬不硬、軟不軟、慣性如何這一類物理測試項目都可以變成主觀意見,我勸大家還是少去看01比較好,上面鬼扯的人太多,又充斥著一堆似是而非的東西,能夠言之有物的就那麼幾個人,


 


AQ報報的格主陳智陽先生說:「不科學,談玄學,沒數據,是阻擋台灣自行車運動與文化發展的三顆絆腳石」,這句話一語道破現在單車界充斥的亂象,車店與代理商,為了行銷產品,灌輸消費者奇怪的觀念,然後以訛傳訛就這樣傳開了。我並不想批評任何產品,也希望大家都能滿意自己手上的東西,但是我實在對某些人對於某些物件的觀念誇大吹噓到了一個極度反感的地步,尤其是有我認識的人花大錢上當的時候。我認為,某種程度上,我認識的車友與看我格子的人有一些基本的義務,不然大家每天一起練車交關是玩假的嗎?


 


    好啦,有一個車友來我這裡留言,說硬度上TCR ADV SL=TCR SL>>TCR ADV,又有好幾個人說TCR COMPOSITE很鳥,那我們來看看TOUR測試的數據是怎麼說的:


 


TCR ADV SL:前叉側向剛性=55N/mm 五通側向剛性=67N/mm


TCR ADV:前叉側向剛性=54N/mm 五通側向剛性=64N/mm


TCR Composite:前叉側向剛性=56N/mm 五通側向剛性=61N/mm


 


   OK?看起來,這兩位車友說的都沒錯,五通差了3N/mm,那麼,下面這幾支應該拿去填海:


 


Scott Addict RC:前叉側向剛性=42N/mm 五通側向剛性=54N/mm


Trek Madone 6 SSL:前叉側向剛性=43N/mm 五通側向剛性=56N/mm


BMC RM01:前叉側向剛性=52N/mm 五通側向剛性=56N/mm BMC很硬?)


CAAD10:前叉側向剛性=47N/mm 五通側向剛性=56N/mm (鋁車很硬?)


 



資料來源:


http://www.tour-magazin.de/services/qtr/epaper_4_2011/#/98 



 


所以花大錢買Scott Foil的人是笨蛋?因為:前叉側向剛性=48N/mm 五通側向剛性=64N/mm,明明五萬多塊可以搞定的事,偏偏有人要花大錢,Venge就更有趣了,請參照下頁網址內的數據,如果德文看不懂可以請GOOGLE大神幫忙


http://www.tour-magazin.de/technik/test_center/raeder/rennraeder/einzeltest-specialized-venge/a14065.html


 


     事實上,說某某車架硬不硬軟不軟是一件很「俗」又很膚淺的事情,車架還有幾何與人體搭配的問題,還有軸距與TRAIL操控特性的問題,以及品味與回憶的問題,自行車文化應該是以人為主,器材只是其次,騎車才是重點。


 


     與其花時間嘴砲自己的車子多硬多強,不如把自己練強一點。就算要嘴砲,也先查查數據再說。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為什麼是不負責任呢?一來我並沒有C35-TU的物理測試數據,二來我也沒有充足的騎乘數據做比較,所以有看到的人就隨便看看就好,什麼事情太當真有害身心健康。


    


        那幹嘛寫?因為禮拜天晚上太無聊了...........


 


        其實真正的理由,就是太常有人問我:「C35-TU怎麼樣?」,可是說實在的,我跟這支寶貝輪子不熟,我最常用的是R1800,平日訓練用。然後是C35-CL,只要是長途的挑戰賽或是遊玩,我都是用這支。如果是有陡坡的比賽,我會拿C24-TU出來對應。


 


        這支C35-TU,是我準備拿來用在花東/北宜/環府城三站使用,長期以來,我的訓練目標一直都是放在花東與環府城上,而C35-TU就是幾乎只會在比賽中出現,所以我跟它不熟也還說得過去。


 


           雖然跟它的兄弟:C35-CL差沒幾個字,但是可說是完全不同的東西(大概吧)。


 


         今天我心血來潮,剛好天氣放晴,想說帶這支寶貝出來玩玩,順便當作北宜站前的準備,拿去跑個106平雙,感覺一下這支寶貝的特性,跟它混熟一點。


 


         剛開始上路的時候,因為逆風+熱身不足的關係,一直也覺得普普,進入106之後,因為只有我一個人,所以也懶得拉強度,只是有氧騎罷了。


 


          然後有趣的就來了,爬到一半的時候,突然路邊兩支狗跑來追我,我二話不說馬上加速,果然它也表現的不拖泥帶水,立刻甩開二狗,這時我才開始有滿意的感覺了,接下來,爬到公車亭也很輕鬆,但是我不知道我這個輕鬆是來自於我整段都有氧騎?還是來自於輪子?


 


         過了公車亭之後更有趣,一路上我不斷的對斜坡抽車攻擊,用力掛大盤踩踏,相當的順暢,坡度改變似乎變得毫無意義,就這樣一路衝到了平雙隧道口,然後打完收工回家去。


 


           主觀意見總整理:「帥氣的輪子,重量剛好,剛性OK,有職業隊的FU」,如果硬要挑缺點,就是我覺得跟C24-TU太像,有一些重複的感覺,當然面對10%以上的坡還是C24-TU略勝一籌,而平地維持/加速/追擊C35-TU比較優勢,看來還是該敗一組C50-TU來純平地使用(這也太會扯了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一定是起肖了才換白色把帶,本來TCR ADV2配的就是白色把帶,但是泡棉的,沒多久就變成「灰色」把帶,所以我對白色把帶一向敬謝不敏,但是這次去達芬奇換把帶,獅子林同學給我推薦這支白色Fizik商標字樣,在他車上似乎並不會「灰」的很厲害,所以也來試試看。


 


用過泡綿與偏厚的GEL把帶,我還是喜歡FIZIK把帶扁扁略有黏性的手感,搭配鋁合金把手握起來感覺很紮實,我的ADV3車上就是紅色的FIZIK把帶。


 



 


另外有一點也是我不懂的,我的TCR ADV2藍黑白,配藍色把帶,有廉價的感覺,配黑色把帶,還好
配白色把帶,意外的好看。




TCR ADV3紅黑白,配紅色把帶,很好,配黑色把帶,有點怪,配白色把帶...........更奇怪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明明兩台車只差在紅色跟藍色而已啊?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看到自行車界掀起這類的話題,很妙的是,我在打籃球的時候,這類的話題吵的沸沸揚揚,等到籃球熱潮過了改騎自行車後,又一堆人叫選手去比環法/環義/環西。


 


好像我們的「民族自尊」必須建立在打倒歐美列強的前提下,才能夠重新自立自強,運動員背負的責任實在是太重大了。


 


「為何田壘不去打NBA?」一文連結:


http://tw.myblog.yahoo.com/huang-jd/article?mid=512&prev=551&next=507&l=f&fid=10


 


這一篇文章,就是當時籃球界挑戰NBA話題正熱的時候某位體育記者寫的,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篇文章,當時閱讀完有如醍醐灌頂,把一些以往沒能清楚表達出來的東西,寫得淋漓盡致,又具體點出運動員/社會大眾/政府之間互相靠腰卻都各自歪腰的部分,堪稱「經典」。


 


其中結尾老是把這些自己辦不到的夢想和理想強加在他們身上,開口閉口就是怎麼不去美國打球看看,何時挑戰NBA這些話題的球迷。


是最自私,也是最不公平的。」


鏗鏘有力,跟我的寫作STYLE非常像,作者是運動記者,長期觀察職業運動,大概眾多白癡球迷的言論已經到他忍無可忍的地步。


 


這篇文章,如果把人名/組織名換一換,內文不需要更動,似乎有一樣的效果,也許哪一天我也來惡搞一番好了,例如:


 


林志傑也好、田壘也好、陳信安也好,不管他們去不去NBA挑戰,都是他們家的事。我就不懂很多球迷一直把這些事掛在嘴邊講的意義,難道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有錯嗎?我們有什麼資格去批判他們?


 


馮俊凱也好、賴冠華也好、蕭美玉也好,不管他們去不去環法挑戰,都是他們家的事。我就不懂很多車迷一直把這些事掛在嘴邊講的意義,難道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有錯嗎?我們有什麼資格去批判他們?


 


怎麼樣?卡的剛剛好吧,有沒有車迷也很歪腰的八卦?


 


東方人要挑戰職業運動的最高殿堂,要克服的東西比歐美人士多太多了,還不僅僅是體能一項而已,語言/種族歧視/家庭/感情/經濟狀況….等等,每一樣都是極大的挑戰,我們就看最近NBA竄起的超新星「Jeremy Lin」好了,他體能勁不勁爆?切入過人外加扣籃如何?他的右切第一步與起步ESPN說他是NBA最快的,跳投速度與出手角度是NBA最棒的,然後呢,說「老中不會跳」是怎樣?季前測試是玩假的嗎?第一年坐板凳,第二年要不是大家都受傷合約又要到期,可能要去歐洲看他了。人家可是「眾議員」強調的「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喔,唸過哈佛英文不會太差吧?家裡也支持,又沒有女朋友,他都要打得這麼辛苦,更遑論我們「可能」連26個字母都背不起來家裡又沒什麼錢的選手們。


 


這還不包括要去理解老外跟我們差異極大的戰術戰法,還有實際操作上的難度?以及更深入的,是球隊型態與球員型態的配合是否恰當?訓練科目與強度可不可以跟得上?


 


有人說,丟去外國語言就搞定了,是這樣嗎?王建民去多久?曾雅妮去多久?昨天陳偉殷就聽不懂暫停的時候教練說什麼了,有沒有聽過ESPN轉播NBA叫暫停時場邊教練說什麼?吵的要命要聽懂教練的指示,少聽一句等會兒你就切錯邊,還要跟隊友溝通,聽過黑人說英文嗎?跟含顆滷蛋在嘴裡差不多。他現在到底是在罵你還是在誇獎你,你分得出來嗎?以前我去台大跟外國人打球就是這種感覺,還好「外國人」是會說中文的……………


 


騎自行車,我看遇到的難題只會多不會少,在主集團裡,至少要會說法文才可以跟一半以上的選手溝通,歐洲更少東方人,隊友會不會排擠你?叫你「Le singe jaune」?要不要猜一下馮俊凱去了要先背幾年的水壺?你說你CP300可以拿出300W?抱歉,教練不相信,東方人還是乖乖當水壺工好了。你要怎麼打破種族偏見?歐洲自行車文化與「潛規則」你瞭解多少?大家都說要中立了,你沒聽懂一個人衝了出去,以後你要怎麼在主集團混下去?


 


叫別人去死,動張嘴或是打打鍵盤消耗不了多少熱量,有沒有想過人家的家人/女友/老婆/小孩要怎麼辦?運動員只要負責帶給我快樂和希望,讓我與有榮焉,分享那種興奮緊張的比賽氣氛就好,至於你生活要面對的難題?抱歉,跟我沒關係,我也不想知道。是這樣嗎?要叫人家挑戰世界第一,要不要先把自己的公司搞到世界第一看看?還是你上班的地方也只敢搞Cost down這種三流招數?


 


最後,就讓我再惡搞一下,下個鏗鏘有力的結論吧:


 


老是把這些自己辦不到的夢想和理想強加在他們身上,開口閉口就是怎麼不去法國騎車看看,何時挑戰環法這些話題的車迷。


 


是最自私,也是最不公平的。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附上GARMIN的連結:


 http://connect.garmin.com/activity/166711859


 


平均心跳159bpm,平均輸出232W,站穩230W就是這種感覺吧


 


看一下內容,爬坡段第一次拿出369W這種夭受的出力,結果就是第二第三次的爬坡掉到305W273W,這也算是一種可喜可賀,目標是放在每次爬蓮花寺都要超過300W,不過平均心率意外沒超過180bpm,分別是175/170/165,算是有點進步。


 


平路衝刺段,六分多鐘有280W,這似乎沒什麼好說嘴的,上次南寮繞圈二十幾分鐘我就可以拿出280W了,目標是這六分鐘要搾出300W


 


不過我更正一下,我並不是沒有進步,至少我的體重也站穩93kg,這個冬季到春天體重有下降2kg,真是不容易,現在天氣漸漸變熱,希望體重可以爆炸性的下降。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晚上才會來測驗,不過我對自己的表現來個預測好了:


如果平均心跳=157160bpm,平均輸出大約230W240W


如果平均心跳=161165W,平均輸出大約會突破240W


如果平均心跳壓榨到165bpm以上~LT,平均輸出可以突破250W265W


如果平均心跳>LT,嗯~有沒有騎車騎出人命的八卦?


 


如果看基礎三其到發展一期的表現,其實真的進步不大,以固定夜騎路線來說,一月底我就踩得出230W這種水準的輸出,只不過現在是變成天天都可以230W,長距離三小時以內的騎乘,我也踩得出230W這種水準,而且可以把心跳控制在不會爆表的程度,所以到底是有進步還是沒進步,我也是很難說出個所以然,上次那個破天荒的265W可是心跳壓榨至165bpm的結果,並不能算是「進步」。只不過很確定的是:體重沒有下降。


 


如果說以「主觀的騎乘感知」來說,171bpm已經不會有痛苦的感覺,可能LT值向上移動,還是要來辦個20kmITT來實際測量看看才知道。


 


發展一期的標誌雖然說是「間歇訓練」,但是之前試了幾次,根本無法紮實的完成五次以上的間歇衝刺,原因還是科目操作不當,高心跳之後沒有下降恢復又直接來,把自己當機器操的結果,當然是感覺心臟怪怪的,還好過一陣子就沒事了,還是不要太過頭比較好。


 


反而是搞了一個二手的滾筒來之後,納入訓練科目整個感覺都不一樣,滾筒式訓練台針對「有氧」與「迴轉」兩項訓練科目特別有效果,還有核心肌群,都是正對我的缺點,我能站穩230W以上,滾筒居功厥偉,接下來天氣漸漸變暖,希望消耗也會變大,食慾下降,體重下降耐力上升,平均功率才會再增加,功率/體重比才會達到目標:3W/kg


 


今晚的測驗會特別刺激,因為大家進入春天後似乎漸漸的回神了,真是期待啊。


 


 


還有,最近一直有奇怪的人在我的格子裡回文,花時間禮貌的回文一向是我個人的自我要求,只不過有些浪費時間,而且點閱率狂增,看來「衝突是快速成為焦點」的手法永遠不是政治圈專門的玩意兒。如果有人一直搞不清楚「網路世代」文章寫來寫去回來回去的意義在哪裡?也許我可以稍微發表一下個人的想法,基本上,網路的BLOG或是FB這種東西,雖然是上面是寫你的名字用的是你的帳號,但是還是屬於公共區域,就像是大街上差不多,這可不是在家裡寫日記,如果你跟某個人在大街上吵架,大家都會看到,但是比大街上吵架更慘的一點是,文字會留在那裡當作紀錄,而且「它會一直在那裡」,所以「大家會看到」的時間會延長非常非常多倍,所以「大家」的範圍可能遠比在真正的大街上還大好幾倍。這就是網路世代傳播的恐怖之處,因為「人人都是媒體」,而且範圍從「一條街」延伸到全世界。


 


如果有人參加過「真正的」辯論隊的話,他就會知道而與人辯論的重點,並不在「說服」對方,而是要說服「評審」,也可以是旁觀者,如果你撂下一句帶有情緒性的字眼或是講了某個沒根據的傳說,你的對手只會暗笑,然後接下來拿你的弱點「狂轟爛炸」一番,但是在網路上打筆戰的困難度就更高,因為「辯論賽」通常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反應出來,如果不是真正的博學多聞,很難在短時間抓住對方的語病取得上風,而網路筆戰人家只會好整以暇的拿GOOGLE對付你,但是通常這也不會損失什麼,不過就是網路嘴砲,對個人的傷害不過是一個氣呼呼的下午。


 


但是如果對手是某種職業的專家,或是某個德高望重的人士,對於名聲損失就難以估計,試想,如果總統在能源政策辯論輸給菜販,那就會成為第二天的頭條新聞,凸顯其施政愚蠢,但是如果菜販說不贏總統,人家還會說:「總統沒度量」這種鳥話出來,所以對手要慎選,避免掉入這種左右為難的窘境。


 


所以下次如果有人看到總統對路邊咆哮的人,理都不理掉頭就走,那不是因為說不過他,而是他不想讓「評審」給他扣分。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片出處:


http://www.cyclingnews.com/


 


       照例,我只看我想看的,首先登場的當然是「終極兵器」Robobank TCR + C35。等等我啊,等我到了80kg 與 280W 輸出,就把你帶回家捏~



 


S家的神秘新輪組,應該是DA-9000 C50,看到沒?輪子是要去賽場上驗證的。



 


再來是GIANT古典賽的重點:Defy ADV SL ISP + C35,C35強悍到可以跑古典賽啊,強度夠,剛性有沒有問題啊?



 


這一色的圖裝真是我的菜,不過我騎DEFY加速感不佳,拿來夜騎訓練用如何?好貴的練習車




 


接點是一個重點



 


以下是S家的輪組,他們要攻佔幾個車隊才罷休?





 


注意看,這似乎是DA手編輪?



 


再來是橢圓盤的強勢行銷:


Rotor Q-Ring



 


O'sysm + SRM



 


再來是評價超高的Canyon,俄羅斯車隊



 


「剛性重量比最佳」的Super-Six EVO,嗯~有沒有車子太輕會剛性不佳的八卦?



 


用SL腿就只能用高貴的SRM啦!



 


選手的把手設定(筆記筆記)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喜歡批評別人,因為我自己也沒有很完美,只是最近看了一些人事物,有一些心得,隨便拼湊寫寫


 


一個要是覺得自己無所不知,那就是一個鬧劇的開始,要是有人還從旁慫恿,言必稱大師,那就變成一個災難的開始。」,這是我對某位前輩心中的OS,但是我並沒有當面跟他說過,因為一來他本人自視甚高,認為自己對輪組與車架的知識無所不知,說了大概也不聽,二來再怎麼說他也算是我的前輩,當面批評總是怪怪的,所以也就這樣了。


 


但是上次看到他與某車店老闆的在格子上的對話,就知道他為了某項產品跟車店老闆翻臉了,但是那也只是一個遠因,近因大概又是他老大對於某某公司與產品的走向有意見,寫了幾句批評,讓車店老闆心中老大不爽,一口氣新仇舊恨湧上來開始翻舊帳了,當部落客的好處就是可以「刪文伺候」,只留下對自己有利的言論就好。


 


大抵一個人要是出現「我什麼都懂」的這種幻覺,大概是比中了「別天神」還厲害的幻術差不多(詳情請參閱火影忍者),不會醒來的,拿我自己做例子,我從事半導體製造業也快要10年了,,這10年,我有優秀的指導者,我花了很多的時間再打專業知識的基礎,也去過一流的公司待過,幾乎每一天我都在應付困難的工程問題,要是有一個非半導體從業的人跟我說:「半導體我什麼都懂」,我今天敢不客氣的講一句:「我聽你在放屁!」。


 


每一個行業,都有其精微奧妙之處,要深入瞭解與掌握,要花費個幾年並投入實務經驗,才能一窺全貌,不是在這個行業中從事的人,大抵都是走馬看花,原理都不難懂,沒有實務面的支持,理論終歸是理論,實際應用與量產更是問題多如牛毛,窮其一生以有限追逐無限已是不合常理,怎麼可能有人「什麼都懂」?


 


再者,不騎車玩器材,「說的一口好車」難免要遭人譏笑,我的觀察,不騎車的人很容易偏離現實層面,給予器材的評價也會流於表面,甚至相差甚遠,如果給不騎車的人FITTING就更有疑慮,以我做例子,我的TCR ADV給過3個車店店長FITTING,設定天差地遠,但是他們都沒錯,因為我的需求變了,但是如果交給一個都不騎車的人來做………..呼呼。


 


況且,講久了,搞到自己都不敢出門騎車,人家都兵臨城下叫陣了,還在演「空城計」也實在很荒謬,又不是製造商又不是品牌商又不是車店老闆,整天說車子不騎車到底是在幹嘛?相信他的人跟他搞了一票才後悔莫及,說到底也還是自己愚蠢所遇非人,怨不得人。


 


自行車是「人」與「運動」的結合,脫離「運動」與「人」只看「器材」,荒誕不經,在所難免。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