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據是GAINT自己提供的,並非第三方測試發表,所以只能參考看看,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G牌美國官網。


 


Tour QTR的數據來比較,大概會差個 +/-2N/mm,並不會太離譜。他定義的剛性測試方式叫做:Pedaling Stiffness 跟 Tour 上 Power Transmission 敘述上一樣,但是到底是真的一樣還是我誤會了,那再來研究看看吧,看哪位大德可以解說一下?


 


總之,車架連座管1300g的車子剛性超過70N/mm真的也是夠厲害的,標準的台灣之光,呵呵。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非常妙的一件事,我不約而同聽到45G牌車主說:「TCR ADV SL真的比較硬」,而這幾位車主都是同時擁有TCR ADV ADV SL,數據上5%的差距當然是無庸置疑的,不管是BB或是前叉,橫向剛性的增加,在在說明材質與工法不同造就了不同的產品表現,似乎號稱一體成形的ADV SL有著與眾不同的魔力,讓踩踏變得更直接。


 


雖然說,我自己是覺得錢花下去的人,是不會承認:「其實5%我騎不出來」這種掉漆的感想,畢竟這是人性,十幾萬花的沒這麼值得也是讓人心痛,而我自己試乘的感覺雖然也很正面,不過有時候包括我自己在內的「主觀意見」我都不太相信,因為即便是一些神人級的車友,對車子試乘的感覺也往往跟測試數據相去甚遠,當然有時候輪子跟輪胎也是會作怪的,所以我只相信數據。


 


不過我必須說,認真想想,這幾位車友的意見還是可信的,因為第一,他們會把變因控制在最小,不同的車架會搭配同一支輪子。第二,他們的騎乘里程夠遠,團騎時發動攻擊與追擊的場合會很多。第三、G牌最妙的一點,就是不管哪一年份哪個等級,叫TCR的幾何都是完全一樣,至少這五年是這樣,我自己也有兩台ADV,一用到不同輪子或是不同設定,馬上就可以瞭解差異在哪裡,就算是半公分一公分的差異也一樣。


 


所以5%有沒有差?當然有差,當你騎乘距離拉長或是衝刺出力暴增的時候,你就知道差別在哪,只不過,這個差異以我們這種鄉民來說,體能的差異也是可以彌補過來,不過當你練到進入職業級的殿堂之後,這5%就會很關鍵,因為體能要增加5%可不是每週多騎個百來公里就可以搞定的。


 


其實不管腳力是不是王道,弄支高性能的一級車架來玩玩,不也是不亦樂乎?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實在很討厭開砲,但是我更討厭似是而非的觀念到處流傳


余豈好辯哉,余不得已也,既然讀了聖賢書就不該裝聾作啞,應該要來好好的挑戰一下大家的觀念


 


事情是這樣,我的一個車友想買功率計,其實這也沒麼大不了的


但是某知名車隊教練居然留言:


"有沒有都無所謂,基本能力不足都多餘地"


隨聲附和的居然不在少數


 


看來"騎在前面的人的人是對的",果然是一點不錯?


不過,要是這種邏輯成立,那我們出國就被海電的選手與教練們,很顯然是錯得很離譜


在今天功率計已經是各職業車隊的標準配備的時代,我很訝異居然有所謂的教練會口出此言


(或者毫不意外?)


 


我也很常看到某人說: 強者我朋友連心率計都不用耶


那我敢問一句,狀哥/康哥/威京也不用心率計?也不用功率計?


好的教練跟選手,應該要問: 冠軍是怎麼訓練的? 而不是囿於成見不願改變


 


功率計能幹麻?不能幹嘛,


它可以告訴你,你今天表現怎麼樣,到底是在偷懶還是累了?


它可以告訴你,你是不是該停止練習了,再練下去要出人命了


它可以告訴你,這幾個月騎了幾千公里,是有進步還是原地踏步?


 


練車的真正精髓,在於一個「誠」字


唯有誠心正意面對自己的車手,才有可能有所進境


而功率計,就是用數據讓你誠實的面對自己最佳的工具


居然有教練說「有沒有都無所謂」,我很遺憾


我很遺憾土法煉鋼大行其道,我很遺憾科學訓練不能成為「基本知識」


我很遺憾我們不能超英趕美,我很遺憾大陸人都在三大賽了,而我們有「有沒有功率計都無所謂」這種教練


我們跟職業車手的差別,應該是訓練量,而非訓練方式




 


當然,並不是說,你有了功率計,你就突然變得科學了起來


很多人也不過是空有功率計的鄉民而已


所謂的科學訓練,包含運動生理/有效的訓練方式/營養補給.....很多的層面,並不只是一個功率計而已


但是在你執行甚麼 LSD/HOP/HIIT/有氧無氧閒歇.....等等科目,騎上個幾個月幾千公里後


你怎麼衡量自己有沒有進步? "" 的嗎? "我覺得" ?


而在訓練之前的限定能力分析,沒有功率計的功率資料,要怎麼正確解析?


還是 "" 的嗎? "我覺得" ? 要不要乾脆用擲爻的呢 ?


這不叫玩器材,這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


準確的觀察,解析資料,歸納結論,這才叫做科學


而不只是LSD/HOP/HIIT,也不只是有氧無氧強度....等等


不能將科學深入人心,是我民族百年來積弱不振的原因之一


 


最後,我想說的是


我不想要謾罵,也不想譁眾取寵,更不想怨天尤人


我要成為一個訓練科學的實踐者,一點點的影響我的朋友們,以及朋友的朋友們


讓科學訓練不再是口號與標語,而是每一個車友的「基本常識」


雖然力量很微小,雖然只是一點點


這就是我對「台灣未來的環法冠軍」所做的努力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長距離慢騎 (LSD, long slow distance) ㄧ直以來都被視為是非賽季時最佳的訓練方式之一,基本上就是以相對較慢的步調進行長距離騎乘 。 


 

長距離慢騎可改善你週邊適應 (peripheral adaptation)的能力,包括增加微血管密度、肌紅蛋白、粒線體、肝醣存量,以及自由轉換脂肪酸為能量的能力。 

 

別被這些專有名詞給嚇到了,就讓我們一一解釋ㄧ下它們的意義吧。肌紅蛋白為儲氧色素,越多的肌紅蛋白表示肌肉中儲存的氧氣便越多。 

 

而微血管密度越高,代表輸送至肌肉的氧氣就越多,乳酸排除的速度也越快 (也就是說疲累感會越快消除)。 

 

而粒腺體則是將養分轉換成能量的引擎,粒腺體越多,代表身體的肝醣就消耗越慢,運動時間自然也能持續更久。 

 

肝醣是從碳水化合物中的葡萄糖,經由失水縮合作用而成,主要儲存至肌肉及肝臟,對於高強度的騎乘來說,是最重要的能量來源。 ㄧ般來說,肝醣將在兩個半小時的騎乘後,消耗殆盡。如果你長距離慢騎訓練得宜,你身體儲存肝醣的能力 - 也就是體力 - 便會不斷增加。 

 

1969年,出現了第一位提倡長距離慢騎/慢跑的人 - ㄧ名名叫韓德森 (Joe Henderson)的跑者。在那時,傳統的訓練方式還只是ㄧ味的強調苦練。

 

當然,高強度的訓練在單車訓練中依然有其重要性在,例如在比賽前幾週利用間歇訓練模擬比賽的感覺等。但在理論以及科學根據的證實下,長距離慢騎/慢跑無疑已成為單車訓練中極其重要的ㄧ環。

 

 


在前ㄧ篇文章中我們已討論過長距離慢騎 (LSD, Low Slow Distance)背後的理論,這裡就讓我們討論長距離慢騎的詳細做法,以及ㄧ些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吧。 


 

LSD 訓練本應用於賽跑訓練上,但而後也為單車訓練所採用,在 50年代左右成為單車選手必備的基礎訓練 (base training)。一般來說,單車選手都會在冬季,也就是ㄧ年賽季結束時,開始進行基礎訓練。 

 

基礎訓練的概念,就是利用長距離慢騎的方式,培養良好的體力,然後隨著賽季不斷接近,慢慢縮短距離、並逐漸增加強度。許多單車手都宣稱長距離慢騎是增強體力以及體能使用效率的最好方式。 

 

那麼,到底該如何進行長距離慢騎呢? 每天都要進行這種訓練嗎? 還是需要更有選擇性? 

 

有ㄧ派理論指出,如果長距離慢騎的時間沒有超過 6小時,增加的體能 (如肝醣的儲存及增強體力等)其實跟騎乘四小時的效果差不多。抱持這樣理論的人,大都認為其實短時間、高強度的訓練其實就足夠滿足體能訓練的要求了,也都很喜歡如 HOP及 HIIT (高強度間歇訓練)類型的訓練。 

 

讓我們先來看看長距離慢騎的詳細訓練內容,等等再來提供ㄧ些反面的意見吧。 

 

根據傳統長距離慢騎的理論,進行長距離慢騎時,你的最大心跳率 (MHR,Maximum Heart Rate)應該在 65-80%之間,而且騎乘時不應該有喘不過氣的感覺。你的轉速應該在 90-105 rpm之間。理想的騎乘時間應該是 6至 8小時。 

 

上面可以說是長距離慢騎的定義。許多職業單車選手在冬季時ㄧ直都是使用這樣的訓練方式,而且在比賽中也取得相當好的成績。 

 

但,很明顯地,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職業選手那樣,每天都進行超長時間的訓練。另外,也有人不斷質疑傳統長距離慢騎的理論根據。 

 

其中ㄧ項論點指出,越常做ㄧ件事,做那件事情的效率也會越來越高。例如,如果你每天以時速 20公里騎乘 180公里,你的身體就會越來越習慣。我曾經看過ㄧ個例子:ㄧ位年輕選手每天以時速 28公里進行 100公里的訓練,卻在 50公里的比賽失利,冠軍的平均時速為每小時 36公里。他完全不曉得哪裡有問題。 

 

另外ㄧ個重要的事實,是自從 50年代,單車運動科學以及人體科學理論已大幅躍進。許多研究皆指出,高強度間歇訓練可大幅增加肌肉質量、最大攝氧量 (VO2 Max)、以及體力。

 

最近的研究也顯示,未達到最大輸出量的間歇訓練,其效果可能與達到最大輸出量的間歇訓練相同。如此的話,這就相當適合不宜太過操練身體的冬季。 

 

ㄧ份科學研究報告詳細分析了單車選手在訓練耐力時,要如何最佳化間歇訓練。這份研究計畫是在南非進行,20位訓練耐力的單車手被分成 5組,每組進行不同的高強度間歇訓練, ㄧ個禮拜兩次,連續持續三週。

 

令人相當驚訝地,此項研究顯示,進行較不激烈 (sub-maximal)的間歇訓練 (每組 8 x 4 分鐘,輸出為頂峰值的 85%,有 90秒的恢復時間),與另外ㄧ組次數較多、時間較短、但更為激烈 (supra-maximal)的間歇訓練 (每組 12 x 30秒,輸出為頂峰值的 175%,恢復時間為 4.5分鐘),兩者在 40k計時賽時表現相同。研究並不確定為何長時間、低強度、恢復時間短的 「有氧」間歇訓練,對約 1小時的比賽,其改善耐力之表現與傳統「厭氧」間歇訓練相同 ,但其效果的確是毋庸置疑的。

 

從以上可推知,對於大多數的單車手來說,混合長距離慢騎以及高強度間歇訓練 -即便是在冬季- 在時間管理以及增強比賽表現上來說,都是最好的訓練計畫。 

 

在非賽季時, 5-7小時的長距離慢騎訓練,可以讓單車手在心理上及體能上,為賽季的長距離比賽及多日賽有所準備,並改善保存/使用體力的能力,同時也有其他好處 (如連結文章所述)。 如果騎乘時間低於 5-6小時,將對上述項目無任何實質助益。 

 

現在許多教練皆認為,僅進行長距離慢騎並不是為賽季做準備最好的訓練方式 (雖然是有利無害),必須再加入短時間、快節奏的短程訓練。 

 

就我個人來說,我認識ㄧ些選手冬季時ㄧ週進行 35小時的訓練,有很好的比賽成績;也有ㄧ些選手只進行 15小時的訓練,比賽表現也很出色。比賽長度、賽季長短、以及個人目標等等,都會對每位選手決定適合的冬季基礎訓練計畫時造成影響。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賽季結束的九月,無可避免的疲軟開始了,但是此時正是重要的時刻,因為冬季有氧打底的時候到了,不比國外冰天雪地的情形,我倒是認為交叉訓練的幫助在於「新鮮感」,所以我會安排一天去打籃球,剩下的還是以「有氧騎乘」為主。


 


目前的計畫是這樣,按照階梯式訓練量的原則,以四周為一循環,每週的訓練量分別是:300km, 350km, 400km, 200km,騎乘的原則是週間夜間騎乘以不爆心跳的Tempo區(大約心跳維持在160150,最大不可以超過160),晨騎則以心跳不超過150的有氧耐力騎乘,假日的長距離,則以LSD的六小時連續騎乘,心跳維持在140150區間,甚至低一些也無所謂,中間補給水分一次不休息,以期達到LSD的效果。中間如果有爬升高度,每爬升20公尺換算為1公里,避免過量訓練。


 


其中要加入迴轉數練習與重量訓練,效果更佳。


 


不過這種騎乘會滿無聊的,願意一同為明年比賽努力準備的伙伴,募集中。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說,有不少人覺得,輪王之王:Lightweight很難用,又有另一票人覺得LW就是輪王,有什麼好討論的?「難騎是因為你腳力不夠」,或許這句話用在一般車友好像也難以反駁,不過,如果今年菁英組的年度總冠軍也說LW很難用的話,你就不能忽視這個意見。


 


那到底是好用還是難用?主觀意見永遠也沒辦法一致,因為每個人體能條件不同,參加的比賽不同,使用的輪胎不同,騎乘的天氣不同,路線不同,路況不同,甚至心情也不同,會有一樣的答案也滿奇怪的,不是嗎?但是,把主觀意見當作客觀條件,在欠缺嚴謹的數據與量測值就下結論,就是不符合「科學精神」的表現,也是我國百年來積弱不振的根本原因。


 


要談任何事,數據先來,


 


剛性:


http://www.rouesartisanales.com/article-53429649.html


Standard G3


Rigidité avant (16t): 62 N/mm


Rigidité arrière (20t): 52N/mm


轉動慣量:


http://www.rouesartisanales.com/article-53429272.html


 


Tour QTR for Standard C :


http://www.tour-magazin.de/services/qtr/epaper_4_2011/#/104



 


無論是轉動慣量,空氣動力,側向剛性,無庸置疑的「名列前矛」,堪稱眾輪之王,既然數據這麼厲害,果然是一眾「賤腿」分不出美玉還是蔽履,是嗎?


 


但是,既然是「騎自行車」,靠的就是腳力而不是汽油,我們要看「好不好用」這回事,恐怕要回到運動生理特性的問題。


 


其中,節錄一段人家對於體重與剛性的建議範圍


Un coursier ou un coureur puissant qui aime les roues raides et répondantes devra les choisir de la manière suivante.


Entre 55 à 65kg, le coursier pourra se satisfaire de roues dont la rigidité latérale est située entre 30 et 35N/mm.


De 65 à 75kg, il est idéal de privilégier un produit dont la raideur est située entre 35 et 42N/mm, voire 45N/mm.


De 75 à 85kg, évitez les produits proches de 40N/mm. Le ressenti pourrait s’avérer mitigé. Privilégiez ceux qui passent les 45N/mm.


Et au delà de 85kg, cherchez absolument la raideur extrême avec des produits qui dépassent les 50N/mm.


你不用懂法文,你也知道它在說什麼,大致上就是體重級距與剛性選擇的參考值,而後輪剛性高達52N/mmLW是適用於體重超過85kg的車手,換句話說,俱樂部聯賽冠軍會討厭LW非常的有道理,因為沒有幾個冠軍體重會超過80kg吧?剛性太強,帶來的高震動,會讓疲勞發生的更早。


 


第二個問題,在於轉動慣量的維持,注意看一下能量公式:




其中第二個m,是總體質量,所以你的輪子輕不輕根本差不了多少,但是第一個I 是輪子的轉動慣量,所以輪子的重量會在這一項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而轉動動量就是角速度w乘上轉動慣量 I = I*w


 


牛頓告訴我們:動者恆動,靜者恆靜,慣性這件事就是跟兩件事有關:質量與速度,越重的東西,要它動就越難,但是動了要它停下來也比較難,所以比較重的輪子,我們速度一旦維持住之後,要讓它變慢就比較不容易,而輕的輪子就比較容易被影響,但是要維持住速度,給輕的輪子能量比較少,給重的輪子能量要比較多,可是大都平地愛用較重的輪子,這豈不矛盾?


 


那我們應該問:你到底是在累什麼?假設在集團中騎乘,一個人用LW另一個人用R1800管胎版好了(有這個東西?),輪胎用同樣的,此時空氣動力相差無幾,剛性對兩人影響忽略不計,這兩人的踩踏會有何不同?


 


為了「維持在集團裡的速度」,使用LW的車手,必須不停的對於輪子給予驅動力,因為他的輪子轉動動能較小,速度下降較快,所以他要一直踩。


 


而用R1800管胎版的車手,輪子轉動動能較大,輪子速度下降較慢,但是一旦掉下來要給比較多的能量。


 


以下是我在滾筒與在外面騎乘的功率曲線,我們可以看到滾筒的曲線是比較平緩與平均的,但是在室外則是變動很大尖峰很多。同樣是一小時,我卻覺得滾筒累得多而在室外較為輕鬆,心跳也上升的較快,卻明明是連輸出都比室外少很多,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室外:



 


滾筒:



 


我們的生理特性,是不喜歡「平均且持續的輸出」,這樣疲勞發生的比較快,乳酸也更容易堆積,,而重輪的輸出曲線變動比較大,而LW相較之下比較小而平滑,所以當一個平常習慣於重輪的車手突然換上LW,踩踏輸出習慣大幅改變,會有好成績嗎?


(不要問我出處,這是我的經驗法則,有興趣自己去滾筒看看)


 


所以雖然說數據上無可匹敵,但是騎車是人在騎,所以難用也是有其道理可言,未必別人在唬你。


 


好吧,覺得LW很難用的人,我免費幫你處理。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自從我看了「自行車訓練聖經」之後,我的訓練都採取這個系統與觀念,過一段時間會把書再拿出來看一看,總是有一些新的體會,然後再針對今年的比賽結果與訓練方式,做一些必要的調整與改善,希望能在明年的時候可以達到新的目標。我摸索年餘,大概書上的內容才瞭解個六七分,說融會貫通也還沒有,也許再練個兩年看看吧。


 


不過,對我來說,比賽只是手段,重點還是健康,所以我的優先項目一向是體重減輕,至於輸出瓦數輸出尖峰我倒是不會太在意,只要不是輸出功率大幅掉下來就好,人瘦就帥一半,騎車好不好太在意會傷心的。


 


我常說:「因為我研究的對象是自己,所以我瞭解的也只是自己」,對於其他車友的提問,如果跟我身材相近騎乘風格也接近的,多半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參考,但是跟我差異很大的車手,或是級別遠高於我,大抵我都不會給什麼具體的建議,因為一來我沒有大量的數據可以佐證,二來對於菁英組以上的車手的訓練方式很陌生,就算是有些聽來的方式也常感到不可思議,畢竟沒有實地操作過,也沒看過誰有什麼成效。再者,到了某一級別的選手,需要的其實是完整有系統的訓練方式,以及針對競賽能力與重點賽事的強化,單以這一點來說,每個人的限定能力與需求就不一樣,當然,隨之而來的訓練方式就會不同。


 


「到底該怎麼練才會變強?」,真是一個大哉問,我相信絕沒有一個單一答案,可以獲得這麼複雜問題的解答,而且,沒有任何一個訓練系統可以保證所有人都成功,所以說,就算是寫什麼「聖經」的你也可以只是看看就好,按照你自己的感覺下去摸索,未必效果就比較差。


 


不過,我自己是不會這樣做,我比較相信科學訓練與系統化訓練這一套,因為我自己就是這套系統的實踐者,而我自己也確實有一定程度的進步,競賽時也能凸顯優勢,所以我會一直操作這套系統下去。


 


讓我比較意外的是,當我跟不少車友討論這些東西的時候,接受度意外的低,甚至會有些言語上的摩擦。當然,遇到這種情形,或是這類車友,通常我就不會再給予意見,何必拿自己的熱臉貼人家的冷屁股呢?


 


我就像是宋國的野人,偶爾看到了太陽可以取暖,就以為是什麼不得了的發現,其實,系統化與科學化訓練早在國外行之有年,不管是業餘車手或是職業車手早就是基本常識,是再平凡也不過的事情。


 


不過,說的殘酷一點,如果你騎了兩三年,練騎的路程也不少,卻還在原地踏步,甚至越來越退步,然後還在相信自己的那一套土法煉鋼不願意改變,又一直困擾於自己的停滯,這不是愚蠢是什麼?


 


我還記得不知道哪位仁兄跟我吊書袋:「盡信書不如無書」,我實在很想給他吐槽:「你乾脆啥書都不要看了,放輕鬆點,比賽去給人家電就好,反正你永遠都會只會被電的」


 


總之,要土法煉鋼的人,你就這樣繼續練吧,沒事我先走,不等你了。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彰濱繞圈賽,可以說是自行車協會辦的平地戰中,安全性算是還OK的比賽,路面寬敞,地面雖然不算是很平坦,但是還可以接受,轉角處也不會太兇險,硬要說差一點就是終點前的轉角有小碎石,這是一個可以改進的地方,不過聽說明年要進車測中心比,不知道真的還是假的?


 


器材選用上,當然只能出C35-TU,我的C50-TU又還沒來,雖然說,以這種全平地的比賽,C50才是合適的選擇,但是要單飛逃脫追擊衝刺,C35-TU表現也是相當理想,就家減湊合著用吧。這次感謝賽前羿成單車陳老闆賽前趕快幫我作零件更換與線管檢查,又微調一點龍頭高度,感覺還不賴。




(它可以好好休息到明年了)





至於在策略上,因為我這是第二次參加繞圈賽,第一次參加彰濱,目標還是擺在安全完賽為主,說實話,上次失敗的南寮繞圈賽有嚇到我,外加有幾個人大摔車進了醫院,所以遇到要硬拼的狀態還是保守點好,畢竟我有帶懷孕的老婆出門,總不能在她面前上了救護車吧?


 


開賽後,第一圈還是有出現稍微「慢熱」的現象,雖然賽前有熱身,而且早餐老早就吃完了,但是還是略喘,不過半圈之後立刻進入狀況,看來開賽前的飲食規則有了幫助,而前一天的睡眠充足與肝醣補充起了作用,似乎有「絕好調」的狀態。


 



 


過了前三圈,主集團出現了一些碰撞,一堆人在主集團邊騎邊吵架(這哪招?),然後有一個人似乎在抱怨我過彎剪了他的線,不過我騎在他前面我也不知道他要抱怨啥?我看身邊這群人心浮氣躁外加浪槓浪的嚴重,靈機一動決定攻擊主集團,從外側跳出去單飛,從長邊的吉安南路一半左右就開始加速,沒兩下就甩脫主集團,騎沒多久回頭看看有沒有人跟上,結果很意外的,竟然主集團在我身後相當遠,沒人跟上,於是我只好單獨過彎與衝進拱門,想說至少被拍個幾張單飛照,今天也算是目標達成。


 


第五圈就算是一個敗筆,因為我被擠到外側,又沒辦法插回集團,只好再次單飛衝出過彎,但是這樣一來就太早發力了,結果第六圈從頭到尾都沒辦法取得好位置,最後的長邊更是水洩不通,而且一堆人不顧性命的硬擠,我只好放棄突圍的念頭,安全無事過終點即可。


 



 


當然事後想起來,應該先躲好(砲祥哥在旁邊熱身時就叫我躲好了),穩穩的過短邊兩個彎,然後利用順風在長邊取得領先,至少要跟在某一領先者的正後方,盯緊對方直到另一長邊後,逆風也要跟住,最後進彎前要取得前三或是前五的位置,然後最後200公尺死命衝線。


 


又或者,如果能在第六圈順風段與兩三位隊友一起突圍,以三人互輪的方式用50km/hr猛攻,說不定一口氣就可以霸佔凸字台了


 


但是沒辦法,策略就只是紙上談兵而已,真要執行也未必能成功吧?


 




 


----------------------------------------------------以下是吃吃喝喝線-----------------------------------------------


不過重點就是吃吃喝喝啦,第一天中午我帶了老婆去吃沒吃過的茹絲葵,果然牛排不是蓋的,炒洋菇跟馬鈴薯泥都是一流的


 






 


一流的焦糖香蕉布丁派



 


到了鹿港,住的是「紅樓」汽車旅館,設備超豪華,我第一次在外地比賽一覺到天亮








比賽完,回台中吃「印月」的英式下午茶,不會說不好吃,但是以他的價位似乎可以更好一點,不過,七期就是吃氣派的嘛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禪修者跟平常人同樣是人,但心態不同。


一、沒有非做不可的事
同樣一樁事,在平常人認為是非常的重要,
對禪修者來講,重要是重要,卻不是絕對的重要,
就是該完成的事,需要完成它;
該去做的事必須去做,這叫作「重要」;
但「不是絕對的重要」,這又是什麼意思?
就是該做的事,是從你的觀點、角度看,
那是一種責任、良心,
但如果因緣不許可你做,也就沒有什麼不得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非做不可的事,也沒有非你不可的事,
這就是「雖是重要,但不是絕對的重要」。


為什麼沒有絕對重要的事?因為「因緣」不可思議;
成功和失敗,都不是僅僅靠你一個人的主觀條件所能決定的,
只要客觀的條件或因素改變,你主觀的條件就會受到影響。


有句話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有意要種花,花不開。這是什麼原因呢?
或許因為那土壤不適合種花,或許那個季節不適合種花…
而「無心插柳柳成蔭」是為什麼呢?
這也不是因為你把這棵柳樹種活了,
而是那裡的環境恰好適合柳樹生長,
那時的氣候就剛好適合柳樹存活。


因此,做任何事都要盡心、盡力,
但成敗得失,不是全憑個人條件所能決定的。
若環境或時間因素不能配合,
又堅持非完成這件事不可,必是死路一條。
即使你累死、氣死、送死,還是完成不了,
又為什麼一定要做呢?


二、沒有非你莫屬的事
因為「因緣」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需要環境及時間的配合,
所以沒有非你莫屬,非你不可的事;也沒有非要做不可的事,
也就是說在什麼情況下,允許你做,你就努力去促成其事,
但完成不了時,也不必太難過,或者太在乎。


我們農禪寺的照壁上,有兩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這是《金剛經》中的八個字。
「應無所住」的意思就是:
沒有一定非要完成,非我不可的事,這就是沒有執著心。
牢牢抱住一件事、一樣東西,
或抓住一個人,一定是痛苦不堪的;
但什麼也不要,什麼也不抓,
什麼人都不需要,又會變成孤立無援。


所以「而生其心」,
就是要處處留心,時時留心,努力促成其事。
這裡說的「心」是智慧心,是盡心盡力的心,
是知己知彼的心,是認識環境、認識自己的心。
也就是對主觀的自我條件,及客觀的環境條件,
都能用智慧去衡量,這叫作「而生其心」。


三、隨順因緣能屈能伸
一個已經在學習佛法,修行禪的方法和運用禪的觀念的人,
是要努力向前,不是退縮的。
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大丈夫,能屈能伸」、
還有能卑、能尊……等等。
不讓一時間的成敗、得失,而使自己放縱發狂,或灰心喪志,
這就要有禪的修持才行。


曾經有人問我:「法師!你做了和尚,殺不殺人?」
我說:「當然不殺人。」
他問:「他要殺你,你殺不殺他?」
我說:「他殺我,我不殺他。」
他問:「他要殺你了,你不自衞嗎?」
我說:「出家人持不殺戒,寧可一死,
也不能夠破戒,這是我的原則。」

他還是繼續逼問:「那你絕對不殺人了嗎?」
我回答他:「那也不見得,
如果有一個人要把我們全臺灣的人全部殺掉,
如果我有機會,我會殺了他。」

因為我不殺他,他就要殺那麼多的人。
我殺一個人而可以救那麼多的人,我下地獄沒有關係,
而且至多我和他兩個死,卻可以救那麼多的人,也是合算的。
另外,我也救了他,我把他殺掉,
他就不會有機會殺那麼多人了;
當然最好只打傷他,不是殺掉他,
使他沒有殺人的能力,這是最好的,
這是慈悲心一個原則,不是食古不化。


四、隨時提起,隨時放下
我們出家人有不能夠摸觸女人的比丘戒,一碰就是犯戒。
禪宗有一樁有名的故事:有師兄弟兩位出家人,
他們在行腳尋師訪道的路途中,有一天,走到一條大河邊,
眼看要下雨了,河水越漲越高,這時有位年輕的婦女要過河,
但是下雨,河水又高,天色也晚了,過不去;
師弟看了這個女人,覺得她好可憐,
直念:「阿彌陀佛!這女人好可憐,過不去,不知該怎辦?」
仍自顧自地把褲管一捲,東西往頭上一頂,就過河去了;
但是他的師兄則毫不考慮地把那女人一背,也過了那條河。
過河後,就把那女人放下來,那女人感謝一番後便也走了。


之後,師兄弟兩人繼續行腳,只見那位師弟老在那兒叨唸:
「阿彌陀佛啊!師兄啊!你這是犯戒的啊!阿彌陀佛啊!
你要下地獄啦!出家人,怎麼可以碰女人呢!」
他一邊走,一邊唸,師兄卻不講話。
到了晚上,他們找了一間破廟睡覺,
這位師兄一躺下就呼呼大睡;
而那位師弟卻在那裡,翻來覆去睡不著。

第二天早上,師弟就問師兄:
「師兄啊!你昨天晚上睡得這麼好,你怎麼還睡得著啊?」
師兄問:「為什麼睡不著?」師弟說:「我一夜睡不著呢!」
師兄問:「為什麼?」
師弟說:「我為你難過啊!你昨天碰了女人犯了戒,
你要下地獄了,我為你難過,不知道怎麼來替你懺悔。」
那位師兄說:
「唉!師弟!昨天我把那女人背過河後,就已經放下了,
你怎麼到現在還把那女人抱得緊緊的?」


以上告訴我們:
一個禪者的生活態度、人生觀,是灑脫自在,當機立斷,
隨時放下,隨時提起;隨時提起,隨時放下。
沒有什麼成功、失敗,也沒有什麼不得了、了不得的事情,
應該做的就努力做,做不來的就不做;能成就的就盡力完成,
成不了的就放下,這才是灑脫自在,真正自由、自在的人。


我們要以這種態度來生活,
這是非常積極的,不是消極的,是自在的,不是痛苦的。
之所以會痛苦、煩惱,是因為我們的心提不起,也放不下;
或是提起了,卻放不下;或者根本不知道有什麼好提起。
像這樣常常優柔寡斷、思前顧後、患得患失的人,就很痛苦,
真正能把事情做好的機會也不多。




摘自:聖嚴法師《動靜皆自在》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29 Wed 2012 12:14
  • 始末



前幾個月,我們竹蜻蜓車隊發生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事,就是A小姐與J先生兩夫妻離開我們了,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我們「請」A小姐別再加入夜騎團的行列,大家各走各的。當然,絕大部分的業餘車隊,都是個人憑自由意志加入,人員來來去去本來就是很正常的情形,也許是地緣因素搬家,或是找尋與自己實力相近的團體,又或者是為了比賽競技……..等等理由不一而足,但是大都好來好去,唯獨A小姐等於是被趕走的,不明就裡的外人很容易誤會我們「排擠」A小姐(其實就是排擠沒錯…….),搞的我們車隊好像很機車一樣。


 


在這裡,我只談「我看到的事實」與「我自己的觀點」,從別人那裡聽來的的事情我一概不寫,因為我沒看到,而我自己的觀點並不代表整個車隊或是幹部的意見,所以大家參考參考就好。


 


我在車隊中算是比較晚加入的成員,我加入夜騎團一陣子之後,常看到A小姐與J先生賢伉儷常常一起出來夜騎,但是我跟A小姐不熟,反而是跟J先生比較有交流,A小姐與J先生算是RW40RM50上凸字台的常客,實力在他們的分齡組別算是一等一的好手,而確實他們倆也練習得很勤奮,照道理說,車隊中有這樣的前輩該得到他們應得的尊敬,也理當是車隊的核心人物,而且以她們的豐功偉業,去哪個車隊都會被熱烈歡迎才是。


 


但是事實則不然,包含隊長與某些人對於A小姐一直頗有微詞,而A小姐本人似乎也甚少與車隊其他人有什麼來往,而我加入的時候,他們雙方的嫌隙已經很深了,從私下的言語攻擊到01網頁上的公開批判,一直讓A小姐在車隊中處於尷尬的情形。


 


最多來自於對A小姐的批評,是「危險的騎乘風格」,這也是最無法為A小姐辯護的一點,過馬路或是轉彎不看交通號誌不看車這我也是見識過的,對於隊長來說,他對這件事情相當困擾,雖然說個人造業個人擔,但是騎車要是發生交通事故弄到上社會版面,對於團體的名聲與運作會有嚴重的影響(參考案例:維士比小開騎車墜崖事件),這是隊長不樂見的事情,他也一直很感冒,可以說,這是嫌隙發生的導火線。


 


當然,嫌隙發生後,不管A小姐做什麼事說什麼話,都會被曲解與看不順眼,加上A小姐本身獨來獨往的性格,只會讓嫌隙一直擴大下去。雖然我認為這種事情也是一個巴掌拍不響,任何一方沒有釋出善意的表示,關係是不會改善的。


 


另外,A小姐與J先生本身屬於「競技型」的車手,以參賽勝利為目的,而竹蜻蜓是不折不扣的「休閒團」,大部分的人對於參賽興趣缺缺,目的是運動健身休閒,當有個人的目的與團體的目的不一致的時候,你必須把團隊放在個人之前。如果做不到,那就是你該離開的時候。


 


不過這並不能算是很困擾的事情,因為我與車隊一部份的人也是會去參加自行車協會的聯賽,已經不能算是「休閒型」的車手了,就本質上來說,我自己跟A小姐差異並不大,我多少也能理解她的一些想法。竹蜻蜓是性質屬於「軟性」的社團,所謂「軟性」,就是要加入可以自由加入,要退出也自由退出,不需要任何人同意,只要你能跟大家一同騎車,你就來,組織不嚴密也不強大,包容力強是這種社團的優點,所以雖然你跟團隊的目的不一樣,但是只要你不是太主張自己的風格,大致上並不是一個問題。


 


其實騎車這件事情很單純,關係不好大不了大家私下不往來就好,倒也是無可厚非,車隊人這麼多,對人有好惡之分也在所難免,直到A小姐做了「某件事」之後,就自絕於團隊之外了。


 


這個「某件事」,就是她另起爐灶,自行成立車隊,並且指名吸收竹蜻蜓成員與排除特定成員,做出分裂車隊的舉動。


 


車隊,是車手的根,車手,是車隊的葉子,根要穩固,葉子才會茁壯,根不會為了特定的葉子存在,根是為了全體的葉子而存在,傷害根的舉動,就是在傷害全部的葉子,害蟲就是要儘速剷除,才不會危害到整棵樹。


 


對於團隊,最重要的,就是「忠誠」,何謂忠誠?就是要把團隊放在個人之前,團隊的利益、榮譽、團結、認同、目的,要比你個人的意願優先,如果你做不到或是不認同,你就應該離開這個團體,找另一個你能夠做到或是認同的團隊加入。


 


而如果你一直都無法把團隊放在個人前面,事事以自己為優先,你應該先反省自己適不適合團隊活動,而不是一直指責團隊對你很苛刻。


 


雖然說,以我的觀點,有時候對車隊中某些人對A小姐的抨擊,可以說到了人身攻擊的地步,這一點我們自己也應該檢討,是不是當這些刻薄的言語出現的時候,我們應該有人出來規勸與制止?而不是鄉愿的保持沈默。


 


不過,這是兩碼子事,既然不願意在組織內解決這些嫌隙,選擇另起爐灶成立新車隊也是她的自由,但是意圖分裂車隊就不是我或是其他成員能夠容忍,所以我支持「請」A小姐不要再跟我們一起活動的這個舉動。


 


會寫這篇八卦文,主要是因為聽說某些人同情A小姐的遭遇,進而對我們有一些誤解,照理說,我們內部的事務應該留在內部解決就好,但是我不希望別人對我們觀感不好,所以把事情的始末寫出來,讓大家公評,畢竟以我的觀點,我認為A小姐離開的理由很充分,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意見,不妨也發表一下無妨。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