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要讓大家搞清楚「阿達今天是從哪裡騎車出來的?」,我在這裡一併回答


 


如果你看到我騎的是「藍色」TCR,那代表我今天是從台北的家裡出發,台北天龍國的代表色是「藍色」,至於為什麼,我想理由很明顯。


 



 


 


如果你看到我騎的是「紅色」TCR,那代表我是從新竹出發,「紅色」是新竹的代表色,因為新竹有很多的血汗工廠..........


 



 


所以,以後如果有機會出沒在高高屏,那當然我騎的TCR會是:(不過我沒有)



 


至於東部,TCR ADV SL ISP ROBOBANK就很棒。(我也沒有)


 



 


有人說台中是不是要用「黑黃」TCR,這樣台中人會生氣的。(我已經有ADV兩台了)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其實沒什麼好寫的,但是SOHO弟弟的這張照片太有梗,想PO出來順便寫一些隨筆,當作一個記錄。


 


說實在這也談不上失利,因為本來一開始我就說雨天我會棄賽,這是我對家庭的一個承諾,畢竟騎車並不能養家活口,萬一摔了受傷影響工作就划不來了。


 



 


開賽前,中和劉德華 Luke 就說:「今年比賽很奇怪,我沒騎就沒事,我一騎開賽馬上下雨,比完雨就停……….」,然後果不其然,一站上出發線雨就開始下,比完賽雨也停了,Luke果然是「受雨神眷顧的男人」,我決定今年的比賽都要先看一下 Luke 的行程,再來決定要不要報……..


 



 


一出發後,雨勢變大,還沒過林口發電廠右轉的地方就有人摔車,我為了閃避,結果掉到一個洞裡,本來以為完蛋要摔車了,結果竟然拉回來不摔,還好平常滾筒練的夠多,常常看電視看到一半卡到邊緣又拉回來。而且C35-TU受到這麼大的撞擊力道,根本毫髮無傷,而維多利亞抓住了地板也是相當關鍵。


 



 


受到這個影響之後,馬上被以 Luke 為首的領先集團甩開,為了追上領先集團,我把速度拉到50試圖追近一點,一來怕拉太快會爆炸,二來在拉速度時又打滑第二次,所以只敢這樣,還好堅持夠久,後面一列車開出來,我順勢躲進集團中,就這樣黏上去了。


 


但是無奈雨勢變大,我的視線越來越不清楚,煞車也完全沒有作用,眼看架橋又要到了,所以沒多久我就放棄在集團中輪車,算是棄賽,安全完賽即可,後面就乏善可陳了。


 


這次林口盃,平心而論,辦的並不好,我認為缺失有以下幾點:


 


第一,沒有中立區與熱身段,應該至少要過了林口發電廠右轉才放行,在這裡摔車的都該是主辦單位的責任。


 


第二,計時晶片使用貼紙式,容易飛走。


 


第三,沒有交管封路,人車混雜,還有砂石車,危險至極。


 



 


第四,分組不明確,M30M35雖然是分段出發,但是成績一起計算,到最後勝負出現爭議。


 


第五,300K以內的「純平路站」,照道理說,最後分勝負的會是以衝刺的形式進行,最後應該以攝影機判定勝負,而不是用晶片記錄時間來判定,我認為台灣辦比賽的單位都該有這種認知。


 


第六,終點的設置不清楚,位置不明顯,指揮不明確,緩衝區不夠長,緩衝區的地面不平整,會濕滑,在這裡選手摔車都該是主辦單位的問題。


 


 


台灣的單車主辦單位,加油,好嗎?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我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來折返點在哪裡,隨遇而安吧………


 


照理這種平路比賽我一定也是應該要好好表現的,但是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第一,林口盃的路線,有兩個折返點,我的過彎能力不佳,上次是用先跑的方式通過,這次連折返點在哪都不知道是要怎麼逃脫?而且好像選了一個很瞎的狹窄道路點折返,不知道兩百人過這個點要不要5分鐘?


 


第二,林口盃,居然我這組近兩百人,環法等級的出發人數,主集團不知道要摔幾次才夠?


 


第三,人多也就算了,這條西濱路又爛,現在發文的時候還是颱風天,到時候不知道會不會下雨?,就算不下雨,路會不會變更爛?


 


第四,林口盃的「架橋」特多,應該有8個,架橋是最危險的地方,上下橋都是摔車的集中地,要避免被波及,唯一的方法就是衝到最前方,才能長治久安。


 


第四,我這組,居然沒有同隊的隊友,根本沒人可以互相掩護,真是拔劍四顧心茫茫。


 





 


我唯一的戰術,就是一開賽就全力衝到集團最前方,以策安全,如果下雨就棄賽,以上!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我又不是樹,哪來這麼多梗…………..(冷)


 


寫部落格,是一個前輩推薦給我的習慣,對於組織能力與表達能力都有莫大的幫助,我認為我之所以在職場能佔有一些小小的優勢,就是我的「報告能力」比一般人來的好,有些人其實工作能力不錯,也夠認真,然而常常對長官報告時很「落漆」(台語),而吃了大虧,寫部落格可以有效改善這個缺點,有時候還可以騙騙稿費(咦?)。


 


當然,每個人寫部落格的目的不一樣,有的人是為了廣告牟利,有的人是為了做生意,有的人是為了打知名度,有的人是為了行銷….不一而足,對我來說,這只不過是個興趣罷了。


 


如果認真觀察一些網路寫手(或砲手),你會發現很多人寫來寫去就是那一些論點,例如:「腿力就是王道,車子根本不重要」,「做車如何如何,幾何如何如何」,「某大濕說的不對,某某老外說的才對」,又或者把國外的文章翻譯成中文品頭論足一番,當然,這都沒有不對,其實寫什麼東西本來就沒有什麼對不對的,你高興就好了。


 


但是這都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沒有「自己的新梗」,沒有新的東西進來,或是缺乏深刻的思想在裡頭,這是許多網路寫手(砲手)共同的現象,從BBS的時代就很普遍,並沒有因為我們有了更好更方便的網路部落格網頁,而跟著進步。而會有這個現象,我認為有兩點是「沒有自己的新梗」的根本原因:


 


 


第一,對資訊的反應太快,缺乏深刻的思考


 


我們身陷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面對很多資訊都需要立即的反應,然而第一時間的觀感,並非就能夠透徹事情的全貌,然而不管是部落格或是臉書,一個資訊能夠抓住觀眾的時間少的可憐,比如說,你在臉書上寫:「我剛剛看到少女時代本人了,YA!」這種無腦訊息之後,10分鐘內該按讚該回文的就幾乎結束了,而一篇部落格的文章,大概賞味期限也就是一天罷了,除非你寫的有如維基百科的條目般洋洋灑灑,又充滿專業知識與參考價值,這種文就會一直都有人要看。


 


於是乎,許多寫手針對時事或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往往會快速反應,但是深究其內容,十之八九欠缺內涵,也未必有什麼了不起的切入觀點,而對於還搞不清楚的事情,犀利的切入是必要的,但是要能做到這一點,需要能獨立思考不隨波逐流的特質,很遺憾的是,這跟我們的民族性不合,所以也很少這種傢伙出現。


 



 


第二,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已經懂很多了」


 


裝滿的水杯,是不能再把水裝進去,這道理人人都懂,但是水杯依舊是裝的滿滿的,大抵這就是人性,一旦你開始自我滿足,覺得自己什麼都懂的時候,新的東西就不再進來,當然也就沒有「新」梗,更不會有什麼新的體會,永遠都停滯不前,最後就會寫不出東西。


 


另一種人就是網路砲手,他們自己不寫東西,卻喜歡找其他人的麻煩,利用挑語病凸顯自己的「知識淵博」,但是砲來砲去永遠都是那幾句,了無新意。


 


 


我也很常沒梗


 


當我沒梗的時候,習慣上我會「停一下」,不寫任何東西,讓新的東西進來,然後花點時間消化一下,沒梗,是一個警訊,告訴你「沒有新的東西」進來,也「沒有深刻的思考」,當然寫不出文章。


 


對我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多騎車,多比賽,多認識朋友,多出去走走,有梗,表示你的人生很精彩。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自從我的車友傳授「退一檔」衝刺之後,每次平路騎乘,有機會我都會拿來試試,尤其是拿汽車來追看看(誤!),抱歉,叔叔是有練過的,請各位小朋友不要學。尤其當前方有一位穩定的Lead-Out man時,衝刺發動就變得很容易。可以參考上圖的迴轉數尖峰與功率尖峰,都在同一時間,要能「千瓦連發」,就是要能反覆衝刺,一昧重檔硬踩是踩不出來的。


 


 


但是這個極速,端看衝刺發動前的速度有多少,然後發射距離大概只有200300公尺,最大速度可以輕鬆上50km/hr~55km/hr,要到60的話,發動前的速度大概要有50左右,所以Lead-out man很重要,又或者,把迴轉速拉高到180rpm並且能穩定的落在150,速度可以出來的更快,加速也更久,整段衝刺的速度會變得很可怕。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以我來說,就不能坐在椅子上了,我以坐姿最多可以踩150rpm,而且只是瞬間,要是要維持,非用站姿不可,而且胸口會對準龍頭中心,上半身的肌肉,背肌腹肌甚至是手臂都會很用力,而且整台車只要是某個地方用力不對,馬上就出現亂飄的現象,搖車的節奏也要對,這要多多練習,但是我認為實戰我可以拿出來使用了。


 


 


這就是為什麼喬福瑞的系統把耐力+速度技巧=無氧耐力,因為這一塊的強度的確都是「無氧區」的事情,時間不會太久,但是都是高輸出,而高迴轉與控車是屬於「速度技巧」的一環,這兩者都要很好,衝刺才會做到無懈可擊。


 


 


至於車友提出,如果是逃脫跟追擊,是不是同樣的方法?這我也不敢完全斷定,但是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要跑出集團,那一瞬間我的確是先拉高轉速,但是會視情況進檔,因為有時候集團其實並不快,假定以聯賽這種40~45km/hr的集團速度來說,確實跑出去的瞬間是要降一檔拉轉速的,但是是不是要像衝刺般全力硬衝?我是覺得不好,因為以追擊來說,需要「黏」上兔子,而不是給兔子刷卡,所以如果能以穩定的坐姿高迴轉追到,可以控制的比較好。


 


 


如果是先發制人逃脫,可能就要全力衝刺一段,然後還是要回到坐姿高迴轉,把距離拉開來,但是要跑遠,還是要跟一起跑出來的合作,這又是策略的問題了。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化賽堪稱中部辦的最好的自行車比賽,無論是補給與交管,或是活動安排,都做的不錯,其實以我這幾年參加活動的感想,沒交管的活動乾脆直接去陪騎就好,不值得那幾百元甚至1千元的報名費,拿來自己吃都還有剩。

不過看了環化的地形圖之後,大概就知道只能領參加獎了,最後一段爬坡只有被海放的份,就算後面下坡苦苦追趕,大概也很難變得出把戲,所以還是以掩護隊友為主。

我的想法是,前段用三人列車在主集團掩護爬坡主將(詳情請參考Team Sky),然後到了登山口再找一位掩護主將至半山腰,接下來就要看主將自己表現了,還好我們家爬坡主將下坡也很厲害,我認為團隊作戰獲勝的機率並不小。


 




 


 



比賽要贏,除了要有體力,也要能算計,更要團隊合作,絕對比單打獨鬥強多了。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出處請自己去看商週)

 

剛剛看完了商週寫的廢文「要對得起鏡中的自己」,把廣告業這種血汗工作寫成「創造自我成就的高級戰場」,我必須說,聖鬥士星矢真 的是毒害我們太深,燃燒完小宇宙,還要燃燒第七感、第八感,直到 你的靈魂燃燒成灰燼為止

你對得起自己之後,你對得起家人、孩子、妻子嗎?你有沒有想過, 你的成功是拿什麼出來換的?人生就是「等價交換」,你能多強、成 就多高,在於你願意拿什麼出來犧牲?

我也是商週的忠實讀者,但是商週這種「報喜不報憂」的廢文,真的 也寫了不少,在那一群成功人士背後,有多少反面失敗的例子?廣告 人,低薪又沒日沒夜的工作,又要面對無理又不專業的廣告主塗塗改 改,還要被人羞辱,怎麼沒人覺得這是一個問題?



為什麼不能跟客戶說「不可能」?我的美國廠商就對我這樣說,因為 不可能的事就是不可能,硬把它變成「可能」後遺症不知道有多少? 我們的社會,就是「不尊重專業」的氛圍,有的人官當大了,就什麼 都懂了。

我請問,什麼樣的成功,可以彌補家庭失敗的缺憾?我竊以為,人生 的重點,在於「中庸」,在於「平衡」

 


 


如果商週本次的「鏡子文」叫作廢文的話,那我剛剛看的一篇名嘴大 聲疾呼「吸毒除罪化」的就叫做爛文

吸毒除罪化,你在鬼扯什麼?有看過吸毒者全家都掉入地獄的慘況嗎 ?清末林則徐拼死也要對抗英國艦隊,為什麼?一個吸毒者,社會要 為他付出多少成本?這又衍生多少社會問題?為什麼「自願吸毒成癮 」的人可以無罪?

一個公眾藝人,靠的是「名氣」賺錢,如果吸毒成癮可以原諒,那什 麼不可以原諒?如果社會氛圍變成如此鄉愿,是非道德變成毫無界線 ,這個社會才有病!君不見韓國男子團體偶像酒駕肇事,廣告代言馬 上下架,我們有比韓國人標準低嗎?

他活著的時候,我們譴責他,是因為他做的事情不足以成為社會表率 ,不配利用公眾知名度牟利,他死了之後,我們記得他的好,是因為 我們的民風崇尚「寬厚」,這是這個社會美好的地方,而不是你做了 一件錯事你的一生就要全部被否定。

有的人喜歡發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論,假裝自己是「社會的批判者」, 其實根本狗屁不通


 


 


 


 


 


備註:聖鬥士星矢果然也是血汗勞工,辛辛苦苦幫女神搞定公司叛亂份子,又到處征戰,出差從北歐、海底一直到地獄都要去,整天都在燃燒完體力小宇宙第七感第八感,他們之中還有人失明也沒有殘障給付照樣要工作,聖衣打到爛了又修,修了又爛,也不發個「黃金聖衣」給他們,只能穿著最低階的「青銅聖衣」(Cost Down聖衣???),要他們攻打比自己厲害不知道幾百倍的神,公司高層「黃金聖鬥士」整天不是在希臘爽爽過,就是在五老峰無所事事,「聖鬥士星矢」果然是資本主義荼毒青少年思想的漫畫無誤。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一個 Giant Shimano 控,我除了TCR之外,最愛的就是S家的輪子與變速器了


 


三支輪子對我來說,用途不一樣,視情況使用


 


C24-TU:純爬坡,爬坡越多坡度越大,我都傾向使用這支。


 


C35-TU:複合地形使用,目前用途最廣泛的就是這支,比賽我都會選到它。


 


C35-CL:平地使用,長距離的旅行或是一般長距離團練,純平地戰我也不排斥使用這支。


 


基本上,C24TU/35-TU,與未來的C50-TU都是定位在「比賽輪」,而重量被一般人嫌到不行16xxgC35-CL,其實我還滿愛用的。


 


今天剛好看到某兩人隔空交戰慣性與慣量,那我借花獻佛,來聊聊C35-CL好了,重量「較重」的輪子,轉動慣量會比較大,何謂轉動慣量?不懂的人看看維基百科好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D%89%E5%8B%95%E6%85%A3%E9%87%8F


 


轉動慣量 I 不如就當成「轉動時的有效質量」,或者把它當作線性運動的「質量」,而角動量則是乘上角速度 L=I*w ,無論是動量與角動量,牛頓告訴我們「靜者恆靜,動者恆動」,這是一個物體具有速度之後,在沒有其他力存在的情況下,它會「保持運動的狀態」,而我們可以輕易的知道,質量與轉動慣量大的物體,要讓它停下來或是慢下來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動量與角動量會比較大。


 


回到一般騎士會誤解的地方,認為「平地用較重的輪子比較好」,這一點應該說:「如果使用較重的輪子,輪子的角動量大,比較不容易因為摩擦力或是震動而減速」,也就是比較容易「維持速度」,這一點以在集團輪車或是長距離跟隊友一起旅行定速輪車,優勢會變得很明顯。


 


但是比賽多少會有地形變化,或者是需要追擊與逃脫的情形,這時候轉動慣量就變成「物體對於其旋轉運動的改變的對抗」,越重的輪子,「加速」就變得比較比較吃力,對於激烈的比賽或是兔子群,轉動慣量大的輪子是不利的。除非它能從空氣動力彌補,以測試 50km/hr的速度來說,高低框差異又會很大,所以高框碳纖輪組會具備很大的優勢。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相信很常比賽又有很多輪子的人,會很容易理解這個觀念,跟你有沒有念物理系一點關係也沒有。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一直苦於最後300200公尺衝刺加速不足的問題,如果以沿河街快攻的的最後一道「水門」來說,往往我在這裡的加速,是遠不及我想達成的最大速度。


 


不過這一點隨著一位車友 Alen Feng 給我的一個建議後,情況有了改觀,他建議我發動的那一瞬間,先把檔位「退一檔」,沒錯,是退一檔,然後一口氣拉高轉速到極限,速度反而會出來。


 


以往,我都會硬拉轉速甚至進一檔重踩,以期發揮最大的POWER輸出,但是往往事與願違,最後這段衝刺被疲勞打敗,速度也是時好時壞。


 


但是這兩天我實地操作「退一檔」下來,果然是速度增加很快,觀察我整段的迴轉數,發現我在頂風與輪車時,迴轉數大約落在90左右,而退一檔的效果,雖然說齒比降了1格,同樣迴轉速之下,速度會下降97%,但是回轉速只要從90拉到100,就完全可以彌補這個差距,如果更進一步以超高回轉速>150rpm以上的話,最後衝刺出來的速度可以大幅的上升。


 


但是這有一個問題是,只要是坐在椅子上,我就最多可以踩出120rpm,如果要大於150rpm,非要用站立抽車的方式不可,但是這時後輪會亂跑,動作越大越嚴重,整台車都處於不安定的狀態,並不是一直線的軌跡,偏偏這時不搖車也很難,所以還要多練習吧。


 


整個衝刺的過程是:輪車à發動前一秒,退檔à切出選線(或是前方 Lead-out man讓開),拉高回轉速到極限。至於站立或是坐姿,我還沒有想法,不過這兩天練習時,發動前都是「靠」在椅墊前方,接下來站立高迴轉抽車,然後是速度出來但是整台車亂飄,也許可以在滾筒上練一下,不知道會不會摔倒?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沒有吐槽的意思」一直是我很常用的開場白,因為我的確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沒有任何隱喻/反諷/嘲弄的成分在裡面,希望藉由這個開場白可以讓對方感覺到我的誠意與善意,雖然接下來常常就是筆戰的開始………….


 


所以,我沒有吐槽任何人的意思,只是發表我的一點看法


 


我認為,任何欠缺誠意與善意的言論,都不具備「溝通」的功能,只徒具文字形式,就算是你寫的再有道理也一樣,尤其是把人用形容詞類比於動物,更是毫無善意可言,所以我很注重回文的禮節與用字遣詞,因為我希望對方能透過冰冷的文字,感受到我的誠意與善意,即便是我心裡其實超不爽,為了要能自我約束與自尊自重,所以我以現實世界的真名在虛擬的網路世界闖蕩。


 


很遺憾的是,基於某些理由,似乎有人會對我們發表的某些文章有意見,認為你不該寫這不該寫那的,基本上,如果不是什麼違反社會善良風俗,或是與事實完全不符,或是某些法律的話,我相信我不管寫什麼觀點應該都受到「言論自由」的保障,不認同出言反駁也是大家的自由。


 


外國人常說:Show some respect! 意思是說什麼都沒關係,先表現一點尊重,其實人家格子裡的觀點,認同也罷,不認同一笑置之即可,畢竟寫部落格不是發表學術論文,主觀意見大家聽聽就好,就算是意見不同也該有基本的尊重,這世上沒有人全部都懂,也沒有人全部都對,誰要是這麼自己覺得不是神經失常就是騙人,而還真的相信的人更可悲。


 


我期許一個「文明」的網路世界,雖然那可能比緣木求魚還要不可能。



黃榮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